铟锡氧化膜的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529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2125163.0

    申请日:2002-06-28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806 C23C8/10 C23C14/086 H01L51/5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蚀刻率较高且为低电阻的高透光率的ITO膜。在常温及添加水份的环境下形成铟锡氧化物(ITO)膜,成膜后,进行约180℃以上及约1小时以上的热处理。添加水份环境设为使成膜室内的水份总分压约为8.2×10-3帕以下,而在后续的退火过程发挥膜质改善效果,并且,通过使成膜室内的水份总分压为3.20×10-3帕以上,则可形成非晶质性的ITO膜,而在成膜后可迅速进行蚀刻处理。成膜后(图案化后)的热处理优选以约180℃以上(例如约220℃)的温度进行约1小时以上(例如约1小时~约3小时)为条件,由此,膜片将被多晶化,得到低电阻且高透光率的ITO膜。

    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50838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3121217.4

    申请日:2003-03-28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面板,其可防止干燥剂(水分吸收剂)与EL基板的接触。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面板是将密封基板(12)配置成与EL基板(10)相对。密封基板(12)周边的框部(12a)连接于EL基板(10)周边,且内侧空间(14)呈密闭状态,而仅在密封基板(12)的内侧空间(14)外侧区域中配置着干燥剂(16)。

    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3794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115668.1

    申请日:2005-11-08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85 H01L27/1296 H01L27/3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藉由等离子CVD法将氧化硅膜(51)沉积于玻璃基板(50)上,再藉由等离子CVD法将非晶硅膜(52)沉积于氧化硅膜(51)上;对非晶硅膜(52)照射准分子激光,一直加热到非晶硅膜(52)熔解为止并使其结晶化,以作成多晶硅膜(52A);将此多晶硅膜(52A)蚀刻成预定的图案;将P型杂质例如硼离子植入于多晶硅膜(52A)中,藉由CVD法沉积由氧化硅膜构成的栅极绝缘膜(53),以覆盖多晶硅膜(52A),再于栅极绝缘膜(53)上形成栅极电极(54)。通过本发明可降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横纹与纵纹的显示不均,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9064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15668.1

    申请日:2005-11-08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85 H01L27/1296 H01L27/3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藉由等离子CVD法将氧化硅膜(51)沉积于玻璃基板(50)上,再藉由等离子CVD法将非晶硅膜(52)沉积于氧化硅膜(51)上;对非晶硅膜(52)照射准分子激光,一直加热到非晶硅膜(52)熔解为止并使其结晶化,以作成多晶硅膜(52A);将此多晶硅膜(52A)蚀刻成预定的图案;将P型杂质例如硼离子植入于多晶硅膜(52A)中,藉由CVD法沉积由氧化硅膜构成的栅极绝缘膜(53),以覆盖多晶硅膜(52A),再于栅极绝缘膜(53)上形成栅极电极(54)。通过本发明可降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横纹与纵纹的显示不均,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1557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3105284.3

    申请日:2003-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4 H01L51/5221 H01L2251/558

    Abstract: 铝的阴极容易因针孔或灰尘而产生缺陷,水分从缺陷部跑进有机层会出现画面无法显示的问题,以致阴极有缺陷的装置全部被视为不良品。本发明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将阴极膜厚制成2000~10000,通过将膜厚加大来填补蒸镀制造过程中的灰尘或空穴输送层的伤痕,减少阴极的缺陷。而且只要将Al层的膜厚加大即可,因此具有不需增加特别材料或制造过程就可降低缺陷的有利点。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46033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3119379.X

    申请日:2003-03-14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H01L51/5231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课题是:铝阴极容易产生缺陷,而当水分从缺陷部浸入有机层时,则会产生画面无法显示的问题,因此阴极缺陷的装置全部会成为不良处理。本发明的特征为:在阴极上设置由高熔点金属形成的保护膜。若利用溅镀形成阴极则会对有机层产生物理性影响,故需要利用蒸镀形成,然而,阴极上的保护膜是通过阴极的缓冲器(buffer)的作用,故可利用溅镀形成。由此,可在不与外面空气接触的状态下,在阴极形成后连续形成保护膜,故即使阴极产生缺陷,亦可利用保护膜来覆盖,因此具有可减少黑点(darkspot)的优点。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1627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05284.3

    申请日:2003-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4 H01L51/5221 H01L2251/558

    Abstract: 铝的阴极容易因针孔或灰尘而产生缺陷,水分从缺陷部跑进有机层会出现画面无法显示的问题,以致阴极有缺陷的装置全部被视为不良品。本发明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将阴极膜厚制成2000 ~10000 ,通过将膜厚加大来填补蒸镀制造过程中的灰尘或空穴输送层的伤痕,减少阴极的缺陷。而且只要将Al层的膜厚加大即可,因此具有不需增加特别材料或制造过程就可降低缺陷的有利点。

    铟锡氧化膜的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5138A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02125163.0

    申请日:2002-06-28

    Inventor: 菱田光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806 C23C8/10 C23C14/086 H01L51/5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蚀刻率较高且为低电阻的高透光率的ITO膜。在常温及添加水份的环境下形成铟锡氧化物(ITO)膜,成膜后,进行约180℃以上及约1小时以上的热处理。添加水份环境设为使成膜室内的水份总分压约为8.2×10-3帕以下,而在后续的退火过程发挥膜质改善效果,并且,通过使成膜室内的水份总分压为3.20×10-3帕以上,则可形成非晶质性的ITO膜,而在成膜后可迅速进行蚀刻处理。成膜后(图案化后)的热处理优选以约180℃以上(例如约220℃)的温度进行约1小时以上(例如约1小时~约3小时)为条件,由此,膜片将被多晶化,得到低电阻且高透光率的ITO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