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碱性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95325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54333.5

    申请日:200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366 H01M4/62 H01M10/30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密度地填充有含有高次化的氢氧化镍的正极合剂的正极板、及装入有该正极板的、高电容且电池特性优异的碱性二次电池。一种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在导电性的多孔质衬底的空孔中填充有含有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活性物质粒子的正极合剂,该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的特征在于,活性物质粒子包括:以氢氧化镍为主体,且该氢氧化镍的一部分或全部转化为高次的氢氧化镍的球状的粒子;和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非球状的粒子。

    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碱性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953250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610154333.5

    申请日:200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H01M4/366 H01M4/62 H01M10/30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密度地填充有含有高次化的氢氧化镍的正极合剂的正极板、及装入有该正极板的、高电容且电池特性优异的碱性二次电池。一种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在导电性的多孔质衬底的空孔中填充有含有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活性物质粒子的正极合剂,该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板的特征在于,活性物质粒子包括:以氢氧化镍为主体,且该氢氧化镍的一部分或全部转化为高次的氢氧化镍的球状的粒子;和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非球状的粒子。

    碱性蓄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7683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03148207.4

    申请日:2003-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上具有钴化合物层,并且在该钴化合物层中添加从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同时,以氢氧化钾为主体的碱性电解液含有氢氧化锂,并且,该氢氧化锂的含量为0.6mol/L以上1.6mol/L以下。由此,能够抑制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溶解到碱性电解液中,因此得到了:能够维持良好的导电网络,即使在高温的气氛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也能防止导电性降低的高温下循环特性优良的碱性蓄电池。

    碱性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32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24951.7

    申请日:2000-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2 H01M4/70 H01M4/745 H01M4/808

    Abstract: 用活性材料浆填充多孔金属材料(10),然后烘干并辊压成预定的厚度。辊压致使网状构架形成的空隙在辊压方向(图1(a)中的箭头方向)被拉伸,形成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形状。随后,切割多孔金属材料,使形状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空隙(12)的纵向与电极板的横向(垂直辊压方向的方向)重合。辊压处理致使在平行于图1(c)所示辊压方向的方向上以极小的间距形成数个压痕(14)。

    碱性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1183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48207.4

    申请日:2003-0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碱性电池,在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上具有钴化合物层,并且在该钴化合物层中添加从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同时,以氢氧化钾为主体的碱性电解液含有氢氧化锂,并且,该氢氧化锂的含量为0.6mol/L以上1.6mol/L以下。由此,能够抑制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溶解到碱性电解液中,因此得到了:能够维持良好的导电网络,即使在高温的气氛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也能防止导电性降低的高温下循环特性优良的碱性电池。

    碱性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0971A

    公开(公告)日:2001-04-11

    申请号:CN00124951.7

    申请日:2000-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2 H01M4/70 H01M4/745 H01M4/808

    Abstract: 用活性材料浆填充多孔金属材料10,然后烘干并辊压成预定的厚度。辊压致使网状构架形成的空隙在辊压方向(图1(a)中的箭头方向)被拉伸,形成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形状。随后,切割多孔金属材料,使形状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空隙12的纵向与电极板的横向(垂直辊压方向的方向)重合。辊压处理致使在平行于图1(c)所示辊压方向的方向上以极小的间距形成数个压痕1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