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0545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20090.9

    申请日:2005-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是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2)及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1)及正极集电体(3)的正极、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作为负极活性物质(2),使用因在充电时与锂合金化而体积增加的材料,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1)按照直接接触于负极集电体之上的方式设置来构成负极,在放电结束状态下,在负极活性物质(2)内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2)的不含有锂的状态下的总容量的8%以上的锂。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放电容量高并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3235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103977.7

    申请日:200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是具备: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含有硅的负极(2)、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正极活性物质是以化学式LiaNixMnyCozO2(这里,a、x、y及z满足0≤a≤1.3、x+y+z=1、0<x≤0.5、0<y≤0.5及0≤z的关系。)表示的具有层状构造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正极与所述负极的理论电容量比(正极/负极)在1.2以下。利用本发明,可以获得容量高并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785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120090.9

    申请日:2005-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是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2)及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1)及正极集电体(3)的正极、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作为负极活性物质(2),使用因在充电时与锂合金化而体积增加的材料,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1)按照直接接触于负极集电体之上的方式设置来构成负极,在放电结束状态下,在负极活性物质(2)内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2)的不含有锂的状态下的总容量的8%以上的锂。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放电容量高并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