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519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7547.0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4/1391 , H01M4/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28 , C01G49/0018 , C01G51/44 , C01G51/50 , C01G53/44 , C01P2002/52 , C01P2006/40 , H01M2/0222 , H01M4/525 , H01M10/0468 , H01M2004/028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具有层状结构、在正极活性物质中过渡金属、氧和锂的主排列由O2结构表示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在层状结构中的含锂过渡金属层中的Li、Mn、Co和元素M;并且由一般组成式Lix[Liα(MnaCobMc)1-α]O2表示,其中0.5
-
公开(公告)号:CN10505195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80017547.0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4/1391 , H01M4/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28 , C01G49/0018 , C01G51/44 , C01G51/50 , C01G53/44 , C01P2002/52 , C01P2006/40 , H01M2/0222 , H01M4/525 , H01M10/0468 , H01M2004/028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具有层状结构、在正极活性物质中过渡金属、氧和锂的主排列由O2结构表示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在层状结构中的含锂过渡金属层中的Li、Mn、Co和元素M;并且由一般组成式Lix[Liα(MnaCobMc)1‑α]O2表示,其中0.5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3469.2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改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输出功率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对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而言,钴的含量按过渡金属中的原子百分率计为15%以上。对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而言,钴的含量按过渡金属中的原子百分率计为5%以下。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二次粒径r1小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二次粒径r2。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80069219.1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4/36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使用初级颗粒聚集形成二次颗粒的结构的颗粒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通过改良该正极活性物质,使循环特性提高,可以适合用作混合动力型电动汽车的电源等。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初级颗粒21聚集成的二次颗粒20,上述初级颗粒21的长宽比为2.0以上且10.0以下,且在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中衍射角2θ为64.5°±1.0°的范围存在的110衍射峰的半值宽度设为FWHM110时,0.10°≤FWHM110≤0.30°。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2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580073967.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87
Abstract: 正极板(11)具有:集电体(30)和形成在集电体(30)上的复合材料层(31)。复合材料层(31)具有:薄壁部(32),其形成于集电体(30)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以及厚壁部(33),其厚度大于薄壁部(32)的厚度,并且厚壁部(33)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3967.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87
Abstract: 正极板(11)具有:集电体(30)和形成在集电体(30)上的复合材料层(31)。复合材料层(31)具有:薄壁部(32),其形成于集电体(30)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以及厚壁部(33),其厚度大于薄壁部(32)的厚度,并且厚壁部(33)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2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43469.2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输出功率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对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而言,钴的含量按过渡金属中的原子百分率计为15%以上。对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而言,钴的含量按过渡金属中的原子百分率计为5%以下。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二次粒径r1小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二次粒径r2。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94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69219.1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4/36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使用初级颗粒聚集形成二次颗粒的结构的颗粒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通过改良该正极活性物质,使循环特性提高,可以适合用作混合动力型电动汽车的电源等。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初级颗粒21聚集成的二次颗粒20,上述初级颗粒21的长宽比为2.0以上且10.0以下,且在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中衍射角2θ为64.5°±1.0°的范围存在的110衍射峰的半值宽度设为FWHM110时,0.10°≤FWHM110≤0.30°。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50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80037063.3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改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使各种温度条件下的输出特性上升,设置为可以适宜地用作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源。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工作电极11、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对电极12和非水电解液14,所述工作电极11为如下的工作电极:包含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双面,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中使用在由Li1.07Ni0.46Co0.19Mn0.28O2形成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的一部分附着有三氧化钨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5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7063.3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改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使各种温度条件下的输出特性上升,设置为可以适宜地用作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源。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工作电极11、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对电极12和非水电解液14,所述工作电极11为如下的工作电极:包含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双面,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中使用在由Li1.07Ni0.46Co0.19Mn0.28O2形成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的一部分附着有三氧化钨的物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