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扩口形端部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3350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580003419.1

    申请日:2005-01-25

    Inventor: 和田镇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9/028 B60T17/043 F16L19/02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不依靠扩口部的弹性变形便能够得到较高密封性并能够兼顾扩口部的加工性。该管子的扩口形端部结构在金属制管子(20)的端部形成有圆锥形扩开的扩口部(24),通过旋入扩口螺母(27)而将扩口部(24)推压在所要连接的对象部件(21)的接合面(25)上,其特征是,扩口部(24)具有与对象部件(21)的接合面(25)抵接的末端部(30)、以及与末端部(30)相连的折弯部(32),折弯部(32)具有位于外侧的外周部(31)和位于内侧的凹部(34),凹部(34)具有顶部即底部顶点(34a),扩口部(24)加工成,外周部(31)的外周曲面的曲率半径(R)小于管子(20)的壁厚(t)。

    管子的扩口形端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4450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419.1

    申请日:2005-01-25

    Inventor: 和田镇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9/028 B60T17/043 F16L19/02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不依靠扩口部的弹性变形便能够得到较高密封性并能够兼顾扩口部的加工性。该管子的扩口形端部结构在金属制管子(20)的端部形成有圆锥形扩开的扩口部(24),通过旋入扩口螺母(27)而将扩口部(24)推压在所要连接的对象部件(21)的接合面(25)上,其特征是,扩口部(24)具有与对象部件(21)的接合面(25)抵接的末端部(30)、以及与末端部(30)相连的折弯部(32),折弯部(32)具有位于外侧的外周部(31)和位于内侧的凹部(34),凹部(34)具有顶部即底部顶点(34a),扩口部(24)加工成,外周部(31)的外周曲面的曲率半径(R)小于管子(20)的壁厚(t)。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