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13121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510088886.0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2/30 , H01M4/13 , H01M4/64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4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及使用其的锂可再充电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的电极接片或电极板衬底上具有识别标记。当电池发生故障时,识别标记使得容易地检查制造过程中的记录成为可能,其中记录包括生产设备、生产日期、操作员和生产线等,从而避免制造缺陷元件的重复品。
-
公开(公告)号:CN172841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88886.0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2/30 , H01M4/13 , H01M4/64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4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及使用其的锂可再充电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的电极接片或电极板衬底上具有识别标记。当电池发生故障时,识别标记使得容易地检查制造过程中的记录成为可能,其中记录包括生产设备、生产日期、操作员和生产线等,从而避免制造缺陷元件的重复品。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681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137139.6
申请日:2006-07-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13 , H01M2/08 , H01M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形成在垫圈表面的突起或凹陷,它们与安全孔接触,使得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和电解质不会泄漏,由此,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95624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137139.6
申请日:2006-07-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13 , H01M2/08 , H01M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形成在垫圈表面的突起或凹陷,它们与安全孔接触,使得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和电解质不会泄漏,由此,提高了安全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