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12309.4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H01M4/02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和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活性炭、导电材料和粘结剂。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满足式1。式10.02≤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g/cc)/活性物质层的厚度(μm)≤0.3。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959407.6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郑镇万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10/52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H01M10/052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其包含正极集流器和正极集流器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其包含负极集流器和负极集流器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材料;以及电解质,其中,满足方程式1:方程式10.3≤A/B≤2.5其中,在方程式1中,A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g/cc)与正极的厚度(μm)的比值且满足方程式2,且B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g/cc)与负极的厚度(μm)的比值且满足方程式3:方程式20.01≤A≤0.1方程式30.01≤B≤0.05。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3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09745.6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C01F7/002 , C01G53/04 , H01M2/16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一种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和一种用于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初级颗粒;以及次级颗粒,包括多个初级颗粒的聚集体。所述多孔材料具有大于或等于0.3g/cc且小于1.0g/cc的振实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610959407.6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郑镇万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其包含正极集流器和正极集流器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其包含负极集流器和负极集流器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材料;以及电解质,其中,满足方程式1:方程式10.3≤A/B≤2.5其中,在方程式1中,A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g/cc)与正极的厚度(μm)的比值且满足方程式2,且B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密度(g/cc)与负极的厚度(μm)的比值且满足方程式3:方程式20.01≤A≤0.1方程式30.01≤B≤0.05。
-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410309745.6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一种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和一种用于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初级颗粒;以及次级颗粒,包括多个初级颗粒的聚集体。所述多孔材料具有大于或等于0.3g/cc且小于1.0g/cc的振实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94458.4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一电极端子隔开的第二电极端子、以及联接到第一电极端子或第二电极端子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子端子。至少一个子端子包括至少一个凸区和至少两个凹区。凸区和至少两个凹区中的每一个建立与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的电连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