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12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361208.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呈次级颗粒形式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单晶形式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在次级颗粒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其中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都是镍类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涂覆有含钴化合物,并且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最大粗糙度大于或等于15nm。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957293.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并且包括其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的次级颗粒和在次级颗粒的表面上的钴涂覆部分,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并且包括单一颗粒和在单一颗粒的表面上的钴涂覆部分,其中基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钴涂覆部分中镍和钴的总量的钴含量(at%)为基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钴涂覆部分中镍和钴的总量的钴含量(at%)的约1.45倍~约1.6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1058362.5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化合物小的粒径的第二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高于所述芯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且阳离子混合小于或等于约3%。化学式1和化学式2描述于详细的说明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8237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664549.0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正极活性物质、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镍类复合正极活性物质为二级颗粒的形式,二级颗粒各自包括多个初级颗粒,多个初级颗粒的各自初级颗粒具有芯部分和位于芯部分上的表面部分,芯部分由具有层状相的镍类锂金属氧化物形成,其中表面部分具有尖晶石相和层状相。也提供了制备镍类复合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含有包括镍类复合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58362.5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化合物小的粒径的第二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高于所述芯的除Li之外的金属中的Ni原子浓度(原子%),且阳离子混合小于或等于约3%。化学式1和化学式2描述于详细的说明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46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0146504.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具有比第一化合物更小的粒径且由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镍含量为除锂之外的金属的约50at%至约60at%,并且包括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在微分容量(dQ/dV)‑电压的充电/放电图中满足关系1。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和包括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8716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718501.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镍类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包含其的正电极的锂二次电池。镍类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包括:包括一次颗粒的聚集体的二次颗粒,其中基于镍类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过渡金属的总含量,镍类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镍的含量为50mol%或更多,二次颗粒包括具有10μm或更大的颗粒尺寸的大的二次颗粒和具有5μm或更小的颗粒尺寸的小的二次颗粒,并且大的二次颗粒中镍的含量大于小的二次颗粒中镍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58343.2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基于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基于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其中多个一次颗粒附聚的二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芯和围绕所述芯的表层,并且所述表层包括多个一次颗粒和在所述一次颗粒之间的纳米尺寸的基于钴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
-
公开(公告)号:CN1074086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7217.5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阴极活性物质、制备所述阴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包括所述阴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阴极活性物质包括在由式Li1-xNiyM1-yO2-z(其中M为选自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x≤0.05;0.6≤y≤1;且0≤z≤0.05)表示的锂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或内部的由式Li2-xM`O3-y(其中M`为选自Mg、Al、Ca、Ti、V、Cr、Fe、Cu、Zn、Ga、Sr、Y、Zr、Nb、Mo、Ru和F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x≤1;且0≤y≤3)表示的含锂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