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61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180725.8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包括集流体及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互穿网络和该互穿网络中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互穿网络通过将具有羟基或胺基的第一聚合物与具有羧基的第二聚合物进行交联而形成。本发明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可以最小化体积膨胀,并赋予良好的循环寿命特性和初始化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28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710169303.6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C01G31/006 , C01G37/006 , C01G39/006 , C01G41/006 , C01P2002/82 , C01P2006/40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包含能够进行可逆的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的活性材料的核和在该核表面上的涂布层。该涂布层包括包含其中M选自Si、Ti、Zr、Al或其组合的-O-M-O-的网状结构和作为侧链连接到M的有机官能团。该有机官能团选自烷基、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及其组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可与水性粘合剂一起涂布,并改善高容量、良好的循环寿命和特别是在高速率下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高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29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69308.9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06 , B82Y30/00 , C01G37/006 , C01G39/006 , C01G41/006 , C01P2004/03 , C01P2004/64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能够进行可逆的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的锂-钒氧化物核材料和配置在该核材料表面上的无机氧化物涂布层。该负极活性材料可改善在负极和电解质之间界面处的稳定性、充电和放电效率以及循环寿命,并可与各种水性和非水粘合剂一起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6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80725.8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包括集流体及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互穿网络和该互穿网络中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互穿网络通过将具有羟基或胺基的第一聚合物与具有羧基的第二聚合物进行交联而形成。本发明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可以最小化体积膨胀,并赋予良好的循环寿命特性和初始化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8847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49608.5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其包括:负极,包括用作负极活性材料锂-钒类氧化物;正极,包括能够嵌入和解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材料;和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锂盐。所述锂盐包括0.7~1.2M的第一锂盐,所述第一锂盐包括LiPF6;和0.3~0.8M的第二锂盐,所述第二锂盐选自由LiBC2O4F2、LiB(C2O4)2、LiN(SO2C2F5)2、LiN(SO2CF3)2、LiBF4、LiClO4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28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69303.6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C01G31/006 , C01G37/006 , C01G39/006 , C01G41/006 , C01P2002/82 , C01P2006/40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包含能够进行可逆的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的活性材料的核和在该核表面上的涂布层。该涂布层包括包含其中M选自Si、Ti、Zr、Al或其组合的-O-M-O-的网状结构和作为侧链连接到M的有机官能团。该有机官能团选自烷基、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及其组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可与水性粘合剂一起涂布,并改善高容量、良好的循环寿命和特别是在高速率下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高容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