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9068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10124623.0
申请日:2005-11-1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姜孝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6 , H01M8/0289 , H01M2300/0071 , H01M2300/009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导体,其包括P2O5和选自B2O3、ZrO2、SiO2、WO3和MoO3中的至少一种,并具有60wt%或更多的非晶相。该质子导体相比于传统的质子导体,即使没有润湿在超过100℃的高温环境里也具有更优异和持久的质子导电性。而且,由于质子导体以固相存在,当其用于电极中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催化剂效率,并且在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中时可以避免隔膜的腐蚀。此外,由于该质子导体在低温下制备,因而可以利用现场电极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291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510126815.5
申请日:2005-11-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8 , H01M4/90 , H01M4/9075 , H01M4/92 , H01M4/925 , H01M8/086 , H01M2300/0008 , H01M2300/0068 , H01M2300/0088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极,特别是包含即使在高温下仍具有高电导率的质子导体的燃料电池电极,以及采用该电极的燃料电池。由于使用金属磷酸盐作为质子导体,所以可以制得这样的电极,该电极即使在高温和非增湿条件下仍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而且在相同条件下还具有低电阻和较高的电势,因而可以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燃料电池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1021528.6
申请日:2019-10-25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层;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其插入负极层和正极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固体电解质;和第一粘合层,其设置在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包括第二固体电解质,其中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粘合剂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正极层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并且其中第二固体电解质具有小于第一固体电解质的杨氏模量的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006968.8
申请日:2019-01-04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负极集流体;包括第一液体电解质、以及选自锂金属和锂合金的至少一种的复合电解质;以及在所述正极和所述复合电解质之间的液体不能渗透的离子传导复合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006968.8
申请日:2019-01-04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负极集流体;包括第一液体电解质、以及选自锂金属和锂合金的至少一种的复合电解质;以及在所述正极和所述复合电解质之间的液体不能渗透的离子传导复合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006997.4
申请日:2019-01-04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4/38 , H01M4/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包括: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在正极上的负极集流体;以及在正极和负极集流体之间的复合电解质,其中复合电解质包括第一液体电解质、以及锂金属或锂金属合金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961B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610068019.5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姜孝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 , H01M4/8652 , H01M4/8657 , H01M4/9016 , H01M4/9075 , H01M4/925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它的燃料电池。该电极包括:载体;形成于载体上的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包括:载体催化剂;及具有60%重量或更多无定形相的质子导体,该质子导体包括:至少一种选自B2O3、ZrO2、SiO2、WO3和MoO3的材料;及P2O5,其中按100重量份的载体催化剂计,质子导体的量为0.5~60重量份。根据该制备电极的方法,质子导体可在低温下合成,致使质子导体可在形成催化剂层时与催化剂颗粒一起进行涂布。另外,涂布的质子导体呈固态,使得可平稳地提供燃料气体,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催化剂。此外,包含于催化剂层中的质子导体以固态存在,所以与液态质子导体相比,该质子导体不随时间而移动。因此,包括该电极的燃料电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0952931.4
申请日:2019-10-09
IPC: H01M4/13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二次电池和制备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层,其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正极层,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在所述负极层和所述正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以及在所述负极层上并与固体电解质层相反的负极集流体,其中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的最大粗糙度深度R最大为约3.5微米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90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610867748.0
申请日:2016-09-29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锂金属电池包括:锂金属负极;正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锂金属负极和所述正极之间的液体电解质,其中所述液体电解质包括:包含由式1表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其中在式1中,X和R1‑R6如本说明书中所定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21528.6
申请日:2019-10-25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层;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其插入负极层和正极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固体电解质;和第一粘合层,其设置在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包括第二固体电解质,其中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粘合剂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正极层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并且其中第二固体电解质具有小于第一固体电解质的杨氏模量的杨氏模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