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1321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610064260.0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9F9/35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15 , G02F1/133603 , G02F2001/133342 , G02F2001/133616 , H04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一缓冲构件和第二缓冲构件。显示面板被置于第一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并显示图像。第一发光单元被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并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第二发光单元被置于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并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第一缓冲构件被置于显示面板和第一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缓冲构件被置于显示面板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因此,包含于每个发光单元中的代替传统的窗口的导光板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987586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21687.X
申请日:2006-08-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6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3615 , G02F2001/133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提供光的光单元。显示面板包括透射从光单元提供的光的透射像素,和反射从光单元提供的光的反射像素。显示面板通过使用由透射像素透射的光在光单元的一侧来显示第一图像,而通过使用由反射像素反射的光在光单元的另一侧来显示第二图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且与第一基板组合且设置邻近光单元的第二基板、以及夹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于与反射像素对应的第一基板上的反射层。因此,通过使用光单元作为第二显示屏可以显著减小双显示设备的总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96360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44505.0
申请日:2006-11-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 , G02F2001/133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其具有包括布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显示面板的面板组件。该第二显示面板小于该第一显示面板。该第一显示面板和该第二显示面板分成前显示区域和后显示区域,从而在该面板组件的两个面上显示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881031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92707.5
申请日:2006-06-1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3 , G09G3/34
Abstract: 一种背光组件向显示面板提供引导光,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选择性地显示主图像的主显示部分和恒定地显示子图像的子显示部分。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光引导单元。光源产生光。光引导单元包括光入射表面、光出射表面以及相应表面。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光入射表面。光出射表面具有主区域和子区域,子区域具有增加光的亮度的光学图样。引导光从光出射表面出射。相应表面对应于光出射表面。增加了亮度均匀性和从平面上观看时的亮度。
-
-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705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01482.2
申请日:2007-01-1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3 ,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21 , G02B6/003 , G02B6/0073 , G02B6/008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具有形成于其至少一侧成第一形状的沟槽的光导板、具有突出透镜的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LED布置成对应于所述光导板的沟槽、布置于所述LED上方的第一反射板、以及布置于所述LED下方的第二反射板。
-
公开(公告)号:CN1932600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44725.3
申请日:2006-08-0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3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在真空环境中将粘附对象粘附到待粘附对象上的夹具以及在该粘附方法中使用的真空设备。夹具包括一起限定用于接收第一和第二对象的腔室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具有多个坐槽的支座部分和设置在每个坐槽下方的致动器,致动器可相对于坐槽移动。第一弹性元件在夹具中设置在致动器下方。第一弹性元件定位成,其响应于夹具腔室内的压力变化而能够接触和移动致动器。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定位成邻近每个坐槽。第二弹性元件可以随着夹具腔室内的压力变化而移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