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95242.6
申请日:2018-04-04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1
Abstract: 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含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及制备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芯,其包括由式1:LiaMO2表示的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在式1中,M包括Ni和至少一种第4族到第13族的非镍元素,Ni的含量为约70摩尔%或更大,基于M的总含量,0.9≤a≤1.1,且其中所述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属于空间群的层状晶体结构;和在所述芯表面上的壳,所述壳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并且包括掺杂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85624.1
申请日:2018-08-28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材料前体、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正极和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包含多个一次颗粒的附聚物的二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含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多个一次颗粒包括具有大于约400纳米的尺寸的第一一次颗粒、具有小于约150纳米的尺寸的第二一次颗粒和具有约150纳米至约400纳米的尺寸的第三一次颗粒,其中所述第三一次颗粒具有所述多个一次颗粒的总面积的大于或等于约80%的面积,并且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具有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面积的小于或等于约10%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38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48412.X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4 , B01D61/025 , B01D67/0006 , B01D67/0039 , B01D67/0079 , B01D69/148 , B01D71/56 , B01D71/58 , B01D2325/36 , C02F1/44
Abstract: 本文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包括纳米孔材料的半透膜和分离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纳米孔材料包括纳米孔芯以及设置于该纳米孔芯的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可包括选自金属氢氧化物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及其组合的颗粒。分离膜可包括该半透膜。示例性实施方案还涉及所述半透膜和所述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0295242.6
申请日:2018-04-04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1
Abstract: 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含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及制备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芯,其包括由式1:LiaMO2表示的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在式1中,M包括Ni和至少一种第4族到第13族的非镍元素,Ni的含量为约70摩尔%或更大,基于M的总含量,0.9≤a≤1.1,且其中所述第一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属于空间群的层状晶体结构;和在所述芯表面上的壳,所述壳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并且包括掺杂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810985624.1
申请日:2018-08-28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材料前体、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正极和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包含多个一次颗粒的附聚物的二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含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多个一次颗粒包括具有大于约400纳米的尺寸的第一一次颗粒、具有小于约150纳米的尺寸的第二一次颗粒和具有约150纳米至约400纳米的尺寸的第三一次颗粒,其中所述第三一次颗粒具有所述多个一次颗粒的总面积的大于或等于约80%的面积,并且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具有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面积的小于或等于约10%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0959129.3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多个包括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颗粒;和设置在所述二次颗粒的表面上以及所述多个一次颗粒的一次颗粒之间的包覆层,其中所述包覆层包括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的锂钴复合氧化物,和其中所述锂钴复合氧化物包括钴(Co)以及第2族元素、第12族元素、第13族元素、或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750797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446547.8
申请日:2017-06-14
IPC: H01M4/48 ,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84 , C01P2006/22 , H01M4/047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4/48 ,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提供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及制备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具有第一层状晶体结构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具有第二层状晶体结构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包括层状双氧化物(LDO)。
-
公开(公告)号:CN107507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710446547.8
申请日:2017-06-14
IPC: H01M4/48 ,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提供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及制备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具有第一层状晶体结构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具有第二层状晶体结构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包括层状双氧化物(LDO)。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59129.3
申请日:201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4/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电池。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多个包括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一次颗粒;和设置在所述二次颗粒的表面上以及所述多个一次颗粒的一次颗粒之间的包覆层,其中所述包覆层包括具有尖晶石晶体结构的锂钴复合氧化物,和其中所述锂钴复合氧化物包括钴(Co)以及第2族元素、第12族元素、第13族元素、或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3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548412.X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4 , B01D61/025 , B01D67/0006 , B01D67/0039 , B01D67/0079 , B01D69/148 , B01D71/56 , B01D71/58 , B01D2325/36 , C02F1/44
Abstract: 本文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包括纳米孔材料的半透膜和分离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纳米孔材料包括纳米孔芯以及设置于该纳米孔芯的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可包括选自金属氢氧化物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及其组合的颗粒。分离膜可包括该半透膜。示例性实施方案还涉及所述半透膜和所述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