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89371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551827.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永善溪洛渡电厂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一体式链式温度测量系统,包括采集通信装置及与采集通信装置采用CAN通信连接的一体式链式温度测量装置,一体式链式温度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过CAN通信串联连接的测量单元,各测量单元之间通过电源及通信电缆连接,其中第一个测量单元与采集通信装置通过电源及通信电缆连接;所述采集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CAN总线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存储芯片、电源模块;测量单元包括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CAN总线通信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处理器和CAN总线实现不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通讯,易于安装及自动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961633.3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除垂线坐标仪正交误差的校准方法及系统,涉及垂线坐标仪校准领域。该方法通过预先设定一个具有标准网格点坐标值的网格图,并且建立对应的网格坐标,然后垂线保持不变,在同一水平面上逐一将垂线坐标仪移动到网格图上的每一个网格点所在的位置,并记录垂线坐标仪的X轴和Y轴的初始测量值Vx和Vy,最后基于每一个网格点的标准坐标值对初始测量值Vx和Vy进行校准计算,将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垂线坐标仪的正交误差进行校准处理。该系统包括网格划分模块、测量模块和校准模块。整个方法简单精妙,校准效率高且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6107.7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自动采集装置比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评价鉴定监测自动化测量可靠性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点在同时间段内的自动采集装置和读数仪进行n测次的测值序列χzi和χri,取测值序列χzi和χri的中间值χz和χr;取δχ作为待测点的自动化与人工测量的测值偏差,计算比测的测值测量限差σχ;根据不等式δχ≤2σχ评价待测点的比测结果,该系统包括自动采集装置、读数仪和智能终端。该方法及系统增加了比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大大提升了比测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5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59761.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6 , G06F16/2458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测点的安全监测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安全监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计算成果数据的请求,确定并根据确定的虚拟测点和数据选取时间范围,从目标数据库中获取与虚拟测点关联的真实测点在对应时间范围内包括的监测数据集合;根据虚拟测点预设的成果计算规则对所述监测数据集合进行成果计算,得到虚拟测点的成果数据;所述成果计算规则包括时间点提取规则、特征值统计规则、数据关联计算规则和专业处理计算规则中的一种或多种;利用真实测点具有的分析和/或展示功能模块,对所述虚拟测点的成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或展示。该方案能够提升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59667.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异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动态适配交换方法及系统,涉及大坝安全监测领域。一种多源异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动态适配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数据交换客户端通过数据接口或数据库获取原始多源异构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标准格式对原始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数据交换客户端的数据解析功能调用相对应的解析配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接口传输至数据交换服务端存储,得到保存的数据;将保存的数据进行解析后通过数据共享接口传输给数据应用端。本发明提供统一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标准,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快速交换,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66426.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5/00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5 , G06F16/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大坝安全监测分析领域。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设定时间点的实测物理场数据;将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实测物理场数据相结合,生成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将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传输至服务端,使用服务端执行云图绘制脚本,绘制得到物理场云图;存储物理场云图,并将物理场云图返回用户端进行展示;本发明能够提高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量场成果展示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提升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水平和在线监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5590.1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坝基灌浆地层抬动检测装置,涉及坝基灌浆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架、支撑板、固定板、伸缩装置A、固定杆,固定架下侧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上有若干个通孔,固定架左右侧面均安装固定板,伸缩装置A置于固定板下侧,固定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伸缩装置A下侧,固定杆包括钻杆、测压模块、钻头,测压模块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钻杆和钻头,还包括检测装置、伸缩装置B、线圈主体、柔性连接装置、检测头,检测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上,伸缩装置B置于固定架内侧上侧面处,线圈主体一侧与伸缩装置B固接,另一侧与检测头通过柔性连接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轻松固定,设备不易松动,检修成本低,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240102.5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的自适应调光方法及系统,涉及位移测量及传感器领域。一种基于线阵CCD的自适应调光方法包括:当平行光照射到线阵CCD时,线阵CCD输出原始采集数据到微处理器,即每个像素点对应输出一个电压值;微处理器对原始值进行分类、判断、滤波等算法,分析线阵CCD的像素点的特征;动态调整数字电位器的输出值,实现平行光光源强度自动调节。其能够对线阵CCD的像素点进行特征值提取和目标定位分析,自动识别光源强度,从而控制数字电位器,实现平行光光源强度自动调节技术。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的自适应调光系统,包括:线阵CCD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及数字电位器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66426.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5/00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5 , G06F16/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大坝安全监测分析领域。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设定时间点的实测物理场数据;将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实测物理场数据相结合,生成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将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传输至服务端,使用服务端执行云图绘制脚本,绘制得到物理场云图;存储物理场云图,并将物理场云图返回用户端进行展示;本发明能够提高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量场成果展示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提升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031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58082.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反馈的振弦传感器自适应扫频激励方法及系统,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根据低压扫频激励方式涉及的激励波形、激励步长、激励范围、激励次数等影响因素,设计了预扫频激励、分段扫频激励和复扫频激励三个阶段。首先通过预扫频激励阶段对仪器质量进行初判,筛选质量欠佳的仪器进行分段式扫频激励;进入分段扫频激励阶段后,通过对比回波信号在不同分段激励区间的频域幅度谱情况,获得最可靠的自振信号频率值;随后依据该频率值缩小激励区间进行强化复激励,即复扫频激励阶段,以提升振弦传感器的激励效果,同时获得更可靠的频率测值,形成了激励输入与测量结果输出的闭环反馈和评价机制,实现了振弦传感器的自适应激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