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防塌孔装置及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26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053935.9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防塌孔装置,包括设置于钻孔内的至少一节防塌孔标准节;防塌孔标准节包括柔性钢丝网筒体,柔性钢丝网筒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有多根支撑中空龙骨,各支撑中空龙骨内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两端各设置有连接插头和与连接插头相配合的连接插座。本发明提供的电磁防塌孔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护筒或泥浆护壁带来的笨重、成本高、效果差、局限性大的问题,利用电磁铁之间的排斥作用,使柔性钢丝网筒体支撑钻孔并压实孔壁,有效防止灌注桩钻孔和锚杆钻孔等钻孔塌孔现象的发生。

    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190528.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锚洞;步骤2:将直径为L1的锚杆垂直放入锚洞中心;步骤3注浆;步骤4:得到锚固体;步骤5:获得所述锚固体常规抗拉拔力F0;步骤6:获得锚杆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1;步骤7:获得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2;步骤8:获得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3;步骤9:比较上述F0、F1、F2以及F3的大小,判断该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步骤10:针对步骤9得到的薄弱环节,选择相应的加固方式进行加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实现对锚杆抗拔力的提高,增强构造物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模拟围岩内部衬砌变形条件的侧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95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595621.7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围岩内部衬砌变形条件的侧限装置,包括反力框架,反力框架上放置有顶面敞开的压力侧限盒,压力侧限盒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压力侧限盒盒体内相邻的两个内部侧面各安装有侧旁压板,压力侧限盒盒体内底面紧贴设置有底旁压板,安装了侧旁压板和底旁压板的压力侧限盒盒体内部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上方放置有上旁压板,千斤顶通过加载板设置于上旁压板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拟围岩内部衬砌变形条件的侧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目前对围岩内部衬砌变形监测没有效果好的装置的问题,可以得到不同围岩衬砌物质在使用中的性能数据,对于选择更合适的围岩内部衬砌物质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一种深部岩体应力保真运输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520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0873529.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深部岩体应力保真运输装置,包括分别在切割好的应力保真的岩体的临空面A、临空面相对面C、第一侧面E、第二侧面D、上端面B和下端面F布置的钢杆组,各钢杆组由间隔一定距离的平行设置的多根钢杆组成,第一侧面E和第二侧面D上的钢杆组通过多根钢绞线连接,上端面B上的钢杆组与下端面F上的钢杆组通过多根钢绞线连接;各钢杆组的两根钢杆之间填充有小钢珠填充层,各钢杆组两侧分别设置有垫板,加载板安装于两垫板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部岩体应力保真运输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深部开采工程中产生的岩石力学问题,使岩体保持在山体里的受力状态,防止岩体发生应力损失以及发生岩爆现象。

    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0528.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锚洞;步骤2:将直径为L1的锚杆垂直放入锚洞中心;步骤3注浆;步骤4:得到锚固体;步骤5:获得所述锚固体常规抗拉拔力F0;步骤6:获得锚杆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1;步骤7:获得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2;步骤8:获得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3;步骤9:比较上述F0、F1、F2以及F3的大小,判断该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步骤10:针对步骤9得到的薄弱环节,选择相应的加固方式进行加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实现对锚杆抗拔力的提高,增强构造物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5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05855.4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方形无盖盒体;步骤2:制备岩土试块;步骤3:组装试验装置:步骤4:在加压前记录水平距离;步骤5:加压至F0,记录水平距离;步骤6:n个月后,记录水平距离;步骤7:2n个月后,记录水平距离;步骤8:在长期轴力为F作用下,岩土体地应力的变化规律;步骤9:在长期轴力为F作用下,岩土体的位移变化规律;步骤10:分析其蠕变规律;步骤11:得到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蠕变规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更为真实的研究不同环境下得到的不同方向不同加载时间的应力及变形变化,进而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

    一种减小或消除地震能量的隔震缓冲区域及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1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68154.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小或消除地震能量的隔震缓冲区域,包括布置在建筑物附近与建筑物相配合的多条地震波缓冲带;地震波缓冲带包括开挖式地震波缓冲带和/或爆破式地震波缓冲带;开挖式地震波缓冲带为在建筑物附近的岩土体上开挖形成的缓冲坑带体;爆破式地震波缓冲带为在建筑物附近的岩土体内埋设炸药,通过爆破该区域完整的岩土体使其自身破碎形成的缓冲带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小或消除地震能量的隔震缓冲区域及建造方法,可以解决目前抗震建筑无法很好地消除地震波能量,且对建筑物的保护力度不大等问题,消耗地震波能量效果明显,能在地震中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利用价值高、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