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83596.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西安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9/06 , G01N29/44 , G01N29/22 , G01N29/265 , G01N2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立柱活柱缺陷超声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液压支架立柱活柱缺陷超声检测系统;二、构建三维直角坐标系;三、构建活柱的稳态声场分布模型;四、确定水声距的最优值;五、设置扫描路径并对活柱进行超声扫描。本发明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提高步进电机高度,利用传动箱体隔离水位,水箱内的水面高度低于步进电机底部的安装高度且高于活柱顶部的高度,避免传动的皮带和齿轮直接浸泡在水中,活柱旋转的位置精度可靠性高,匹配了探头表面在界面不同点处入射角度的差异,提出了曲面条件下的活柱的稳态声场分布模型,获得水声距的最优值,实现活柱缺陷超声检测结果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0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089842.5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顺芹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外缸固定夹持器,涉及一种通过单一驱动形成多点夹持的外缸固定夹持器,属于加工固定领域。提供的一种通过轴对称结构,配合中空轴电机进行双向驱动收紧夹持的外缸固定夹持器,包括点夹持组件、侧夹持部,侧夹持部为U型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导向组件,点夹持组件对应套置于导向组件上,且和导向组件形成齿传动,点夹持组件设置有伸缩递推结构,所述点夹持组件包括中空轴电机、传动箱、前导向杆、外螺纹管、电机固定组件、夹持片、抵撑弹簧、驱动齿轮、内螺纹管、延长杆、套杆、限位板,所述侧夹持部包括侧夹板、连接板、驱动杆、夹板衬垫,能够回不同的直径的外缸体进行夹持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967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466712.7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立柱中缸的激光熔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立柱中缸的熔覆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2)热处理;(3)表面除锈;(4)车镀层外圆;(5)激光熔覆;(6)内孔加工;(7)车缸口;(8)焊接缸底;(9)精车非镀层外圆;(10)精磨镀层外圆。本发明的支架立柱中缸的激光熔覆加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便、合理,加工精度高,中缸内孔变形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0047.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零件强度检测设备,属于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设备零件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压紧块、上压板,机架上设有V形支撑块,V形支撑块的一端设有挡板;压紧块位于V形支撑块上方,用于与挡板配合夹紧轴承;上压板位于V形支撑块的上方,用于对轴承施加压力;定义位于压紧块与挡板之间,且距压紧块与挡板距离相等的竖向平面为中心平面;上压板的中心位于中心平面内,压紧块与上压板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移动齿条、滚动齿轮和固定齿条。本发明能够在夹紧轴承的过程中使上压板的中心自动对准轴承的轴向中心,操作简便,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75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58580.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IPC: F23D14/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气炉,外管插设于炉体的侧壁,外管内设有内管,叶轮机构转动安装于内管内,堵件位于叶轮机构朝向炉体的一侧,并与叶轮机构滑动连接,叶轮机构内具有流道,初始状态时,堵件紧邻叶轮机构并在流道上形成阻碍,堵件和外管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弹力件连接堵件和内管,外管具有紧邻炉体的燃烧腔,刮条与燃烧腔的内壁贴合,刮条与堵件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堵件背离叶轮机构运动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刮条退出燃烧腔,堵件朝向叶轮机构运动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刮条伸入燃烧腔。本发明的燃气炉通过刮条、堵件和叶轮机构的设计,解决了手动清理喷嘴内的燃烧产物而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7997.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支架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和下压单元,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具有升降单元,所述下压单元连接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下方,所述下压单元包括安装板、定位框架、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定位框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定位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平衡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本发明通过平衡单元分别能够保证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两点之间的平稳性,防止待检测件的一端受到损坏后第一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继续下移对待检测件造成二次破坏。(56)对比文件KR 200450492 Y1,2010.10.06KR 20190074737 A,2019.06.28US 2020386659 A1,2020.12.10US 5201230 A,1993.04.13WO 2010041316 A1,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883394.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CN) ,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CN)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激光熔覆铁基非晶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采用激光功率为1.0kW~2.5kW,扫描速度为100mm/s~250mm/s的超高速激光熔覆工艺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铁基非晶涂层,通过优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之间的配合,将铁基非晶涂层的成型性能提高至最佳,并将基板对铁基非晶涂层的稀释率降低至最低,成功的将最新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应用于铁基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中,将铁基非晶合金制备成厚度薄(百微米)的无缺陷表面防护涂层,不仅能够避免非晶脆性和尺寸效应的限制,还能充分发挥其优异的耐蚀抗磨性能,从而实现对采矿液压支架活塞杆表面的防护,减小液压支架活塞杆失效导致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6830.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阻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井式电阻炉,包括:炉体、吊架,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电阻丝,所述吊架包括吊盘以及底盘,所述吊盘卡接在炉体内部,所述底盘固定安装在吊盘的下方;所述底盘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移动槽内滑动装配有多个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工件;本发明的井式电阻炉,能够使每个支撑台上的工件始终处于移动状态,继而确保吊架中的工件能够不断的重复内外层循环交替,使每个工件所经历的加热区域保持相同,继而确保各个工件能够均匀受热,加热进度保持一致,使所有工件完成加热的耗时几近相同,有效的降低工件出现过度加热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70047.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零件强度检测设备,属于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设备零件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压紧块、上压板,机架上设有V形支撑块,V形支撑块的一端设有挡板;压紧块位于V形支撑块上方,用于与挡板配合夹紧轴承;上压板位于V形支撑块的上方,用于对轴承施加压力;定义位于压紧块与挡板之间,且距压紧块与挡板距离相等的竖向平面为中心平面;上压板的中心位于中心平面内,压紧块与上压板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移动齿条、滚动齿轮和固定齿条。本发明能够在夹紧轴承的过程中使上压板的中心自动对准轴承的轴向中心,操作简便,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6830.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阻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井式电阻炉,包括:炉体、吊架,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电阻丝,所述吊架包括吊盘以及底盘,所述吊盘卡接在炉体内部,所述底盘固定安装在吊盘的下方;所述底盘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移动槽内滑动装配有多个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工件;本发明的井式电阻炉,能够使每个支撑台上的工件始终处于移动状态,继而确保吊架中的工件能够不断的重复内外层循环交替,使每个工件所经历的加热区域保持相同,继而确保各个工件能够均匀受热,加热进度保持一致,使所有工件完成加热的耗时几近相同,有效的降低工件出现过度加热的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