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胶框及胶框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360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55099.2

    申请日:2014-04-17

    Inventor: 林义炘

    Abstract: 显示器、胶框及胶框制造方法。显示器包括显示模块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至少一发光组件及胶框。胶框包括框体及导光组件,框体由塑胶材料制成,用以容置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导光组件由一导光材料制成并一体成型地与框体结合,其中导光组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第一高度H1,且至少一发光组件设置于靠近第一端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第二端具有第二高度H2,其中H1>H2,以弥补该发光组件与该导光板之间的高度落差,且导光板设置于靠近第二端处。本发明降低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设计、制造过程的复杂度,简化与降低显示器的组装步骤与制造成本。

    导光单元及侧光式背光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473061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4477.3

    申请日:2013-12-19

    Inventor: 廉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73 G02B6/0033

    Abstract: 一种导光单元及侧光式背光模块。该导光单元包括:一导光板以及多个波长转换结构;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连接该入光面的出光面以及一连接该入光面且相反于该出光面的背面;该等波长转换结构相间隔地设置于该背面,各该波长转换结构含有调光材料。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该导光单元以及一光源,该光源朝向该入光面,由该光源发出一第一色光通过该入光面,经过该等波长转换结构,至该出光面射出一第二色光,其中,该第二色光相异于该第一色光。本发明通过该等波长转换结构设置于背面,使得整体尺寸轻薄,且各该波长转换结构相当于点光源,使得出光更加均匀。

    键盘
    6.
    发明公开
    键盘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4637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74310.X

    申请日:2013-11-15

    Inventor: 颜素桢 洪文修

    Abstract: 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透光底板;多个按键,以可相对于透光底板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透光底板上,该等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键帽,具有凹陷透光部;以及光激发层,设置于凹陷透光部内;以及背光模块,设置于透光底板下,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以及底面,导光板的底面与入光面邻接且与出光面相对;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对应入光面的位置上,用来发射光线从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内;以及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面上,用来反射导光板内的光线从出光面射出且通过透光底板与凹陷透光部以入射至光激发层,以使光激发层受光线激发而发光。本发明利于键盘薄型化设计,并可省电,还可在黑暗无照明的环境下便于按压按键。

    背光模块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3353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60565.0

    申请日:2013-11-12

    Inventor: 宋梦丽 吴思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31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承载组件;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背面;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框体以及光源;承载框体包括第一及第二部件,两者之间界定有容置空间,导光板具有入光面的一侧穿伸至容置空间内使入光面位于第一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一部件包括多个第一反光锯齿,第二部件包括多个第二反光锯齿;光源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包括面向入光面并与入光面相间隔的发光面,光源的发光面所发射的第一部分光线直接照射至入光面,光源的发光面所发射的第二部分光线照射至该等第一反光锯齿并经其反射至入光面,光源的发光面所发射的第三部分光线照射至等第二反光锯齿并经其反射至入光面。本发明能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使亮度增加。

    背光模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601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2446.7

    申请日:2013-09-22

    Inventor: 刘金涌 蔡明宏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具有承载面;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背板上,承载面与光学膜片之间具有间距;光源,配置于承载面的边缘;以及多个光学微结构,配置于承载面与光学膜片之间,光源适于往该些光学微结构发出光线,各光学微结构包括:第一透光结构以及第二透光结构;第一透光结构连接于承载面且具有相对的前端及后端,前端朝向光源且具有第一凹面,后端背向光源且具有凸面;第二透光结构连接于第一透光结构且位于第一透光结构与光学膜片之间,其中第二透光结构具有相对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前表面朝向光源且倾斜于承载面,后表面背向光源且倾斜于承载面。本发明可避免背光模块的厚度过大,还可确保背光模块具有良好的出光质量。

    可消除残影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8892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10207800.2

    申请日:2010-06-22

    Inventor: 徐宏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方法。用以在该显示系统包括的显示屏上显示图像时消除残影。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共用信号源和光栅。该显示屏是用以显示图像;该共用信号源是电连接于该显示屏,用以供应该显示屏共用电压信号,以使该显示屏得以显示该图像;该光栅是用以在该共用电压信号稳定时开启,并在该共用电压信号转态前关闭。

    贴合载具及贴合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492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56149.9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贴合载具及贴合方法。贴合载具配合光源使用,用于显示设备的贴合处理工艺,显示设备包括第一、第二组件及黏着体,第一组件包括透光部及遮光部,黏着体设于第一、第二组件之间且分布于对应第一组件的透光部与遮光部处,贴合载具包括:底板,底板与光源相间隔;以及导光结构,导光结构具有相对于底板向上且朝外延伸的反射面,进行显示设备的贴合处理工艺时,贴合载具供显示设备以其第一组件朝上地设置其中,且导光结构的反射面对应于位于遮光部处的黏着体;贴合载具放置于光源下,使位于对应透光部的黏着体接受穿透透光部的光线的照射,位于对应遮光部的部分黏着体接受由反射面反射的光线的照射。本发明可提升生产合格率及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