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7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98378.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其中,系统应用于海底数据中心,包括:低压比压缩机,用于压缩并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海水换热器,用于容置海水与满足预设温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热交换,得到第一冷却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冷模块,包括节流阀以及蒸发器,蒸发器用于蒸发第一冷却超临界二氧化碳,以得到第二冷却超临界二氧化碳,并输送至海底数据中心,以使得服务器降温。本发明以海水作为冷却源,不需要消耗淡水,同时,选用载热量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冷却介质,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避免了蒸发冷却技术带来的水资源消耗问题,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尤为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6347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94395.9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水下数据中心。水下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泵模块、第二泵模块和冷凝器模块。在水下冷却系统工作时,第一泵模块与第二泵模块交替运行,当第一泵模块或第二泵模块运行功率无法满足水下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功率时,通过在第一回流管路的入口端并联第一过滤器或在第二回流管路的入口端并联第二过滤器,即可增加进入到水下冷却系统中的水流量,无需额外设置水流管路、泵本体、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大大简化水下冷却系统的管线布局,缩小水下冷却系统的整体尺寸,减少系统内的部件数量和控制点位数量,减小水下冷却系统大功率运行时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9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113677.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制冷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舱体;换热装置;热管空调,多个热管空调沿铅垂方向间隔设置,冷却不同高度处设备;分液装置,进口与换热装置的出液口相接,出口与热管空调的进液口相接;多个出口分别与位于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相接;分液装置根据各个高度处的热管空调的冷媒需求,调节对应相接的出口处的冷媒量。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制冷系统,在位于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的供液管路的汇集处设置分液装置,使各个高度层内的热管空调引入的冷媒量均衡,气液分层界面稳定且相互独立,实现跨层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合用一套重力热管系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75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99972.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沉管水下数据中心,属于水下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包括:海底沉管,内部具有用于设置数据终端的隧道式容纳舱;出水面通道,设置在所述海底沉管的顶面,所述出水面通道与所述隧道式容纳舱连通;本发明的水下数据中心,利用海底沉管的内部形成的隧道式容纳舱设置数据终端,通过该隧道式容纳仓可以布局更多数量的数据终端,从而实现规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5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6736.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舱体;换热装置,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热管空调,设于舱体内部;压缩机,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冷却冷媒;压缩机处并联有单向阀;主调节阀,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调控管路流量;压缩机根据海水温度高低控制是否参与制冷,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冷负荷平衡。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当海水温度升高时,压缩机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制冷系统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主调节阀调节管路流量,实现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冷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66723.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海兰云(海南)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数据舱锚固装置,属于水下数据舱固定技术领域,包括:锚固立柱,设有抱箍,抱箍上伸出压紧件;锚固立柱设有锚固支撑;锚固立柱内设有锁紧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水下数据舱锚固装置,锚固立柱可借助基础孔洞实现锚固,锚固立柱内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的端部适于穿出锚固立柱底端并卡合在基础的下表面,无需抬起基础实现锚固锁紧。通过对锚固立柱位于基础的上下两面进行紧固,可避免水下焊接或者打孔等复杂固定方式,节约成本,操作方便,同时避免仅通过基础上表面对锚固立柱进行固定无法保证数据舱与基础之间的稳固连接,通过在基础上下表面对锚固立柱进行紧固,可以保证锚固立柱在流的影响下依然对数据舱的连接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43841.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浪能叠储的海底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及方法,供电系统包括:岸站供电模块,用于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双备用电源,其包括市电供电单元及柴油发电供电单元;海站供电模块,用于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主电源,其包括波浪能发电供电单元、海底分电站单元及海底低压配电单元;市电供电单元、柴油发电供电单元及波浪能发电供电单元按照预设供电优先级,均经过海底分电站单元进行电源分配,并通过海底低压配电单元进行电源降压后给海底数据中心进行不间断供电。本发明通过主电源与双备用电源,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不间断供电,绿色节能,避免损耗,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提高新型绿色能源电力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34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4395.9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水下数据中心。水下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泵模块、第二泵模块和冷凝器模块。在水下冷却系统工作时,第一泵模块与第二泵模块交替运行,当第一泵模块或第二泵模块运行功率无法满足水下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功率时,通过在第一回流管路的入口端并联第一过滤器或在第二回流管路的入口端并联第二过滤器,即可增加进入到水下冷却系统中的水流量,无需额外设置水流管路、泵本体、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大大简化水下冷却系统的管线布局,缩小水下冷却系统的整体尺寸,减少系统内的部件数量和控制点位数量,减小水下冷却系统大功率运行时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83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74911.7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本体;支撑框架,安装在数据中心本体的底部,支撑框架由钢管相互拼接而成,钢管的内腔中填充有填充件,填充件的密度不小于钢管密度的1/4,支撑框架上至少一个钢管上成型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通过在数据中心本体底部设置由钢管拼接组装而成的支撑框架作为支撑,钢管内部可灌入混凝土、泥沙、砂砾等低成本高密度流动性好的填充件进行压载。使用钢管与填充物配合的结构作为支撑框架,来对数据中心本体在水下进行承载,使得支撑框架用最少的钢材实现了支撑,吊装,压载的多功能合一,能够大大减少水下数据中心的用钢量,并且使水下数据中心实现快速集成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82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03852.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63 , H04L43/1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数据中心双CPU冗余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涉及数据监控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CPU、第二CPU以及若干监控站,其中,第一CPU和各监控站安装于水下,第二CPU安装于岸上;第一CPU通过控制各监控站获取海底监测数据;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CPU的心跳信号,判断第一CPU是否发生故障,在第一CPU发生故障时切换第二CPU控制各监控站获取海底监测数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海底数据中心双CPU冗余系统,保障了物理上的安全隔离,控制器在第一CPU发生故障时切换第二CPU,实现第一CPU和第二CPU切换,避免单个CPU损坏维修CPU过程中导致的数据丢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