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7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2959.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蟹速生品系群体选育方法,旨在通过多代连续选育提高青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首先对基础群体子代苗种进行培育,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高强度筛选,挑选出生长最快的个体进行养殖;然后在生殖蜕壳前进行第三次筛选,选出生长最快的公蟹和母蟹;接着进行自由交配并越冬;春季时对母蟹进行最后一次筛选,确保选出的母蟹健康无病害;最后进行抱卵、破膜孵化和培育,形成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还引入远源群体进行种质复壮,并使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力评估。此外,本方法还包括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青蟹进行特定饵料投喂,以及对养殖环境进行严格控制。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青蟹的生长性能和遗传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15707.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陆基循环水系统大规格青蟹苗种中间培育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步骤:S1:池塘搭建;S2:池塘环境构建,即基础饵料的培养准备;S3:培育池搭建,即在池塘周围搭建陆基培育池;S4:循环水系统构建,即池塘和培育池之间通过水泵实现水体循环;S5:培育池环境构建,即构建适宜仔蟹生存的环境;S6:移入蟹苗;S7:培育池饵料投喂,即采用天然饵料循环,人工饵料补充投喂的方式;S8:日常维护;S9:将仔蟹持续培育至大规格仔蟹苗种。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培育方法可以降低大规格仔蟹培育时的自相残杀行为,同时通过循环水系统减少人工对活饵料的投喂,且蟹苗的回捕也方便,降低了劳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90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6694.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灭菌锅,包括锅体,锅体内形成灭菌空间,灭菌空间内设有分隔板并通过分隔板形成上下分隔的灭菌腔和加热腔,分隔板上形成承接区,分隔板对应承接区周向设有贯通槽,贯通槽用于连通灭菌腔和加热腔,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对应加热腔底部设置,呈环状的引导片,引导片一端与贯通槽连接,另一端向承接区方向弯曲,引导片用于引导蒸汽向承接区方向移动,容置框,容置框上开设形成容置腔,容置框侧面以及底面均排布有贯通孔,容置框底部连接有接水盘,通过接水盘的设置能够在器皿发生破损时对液体和玻璃碎片进行收集,进而避免落入锅体内部造成污染和难以清洗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89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28305.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藻‑菌‑饵动态调控的青蟹苗生态培育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培育池的准备,幼体选优,以及蚤状幼体至大眼幼体的培育,在蚤状幼体1‑5期时根据不同的时期调控在培育池中加入的藻‑菌‑饵种类以及对应的密度量,使得使得每期的蚤状幼体均可以快速的生长,最终培育出活力良好的大眼幼体,以便后续进行出售或进一步进行仔蟹的培育时,大眼幼体具有良好的存活率。本发明培育出大眼幼体的出苗品质好,出苗时间统一,量大,可以很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青蟹养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882252.0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G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取样装置,包括手柄和固定在手柄上的取样器,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与刮铲片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杆与手柄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组件,第一连接杆的侧面设有夹持组件。本发明可多维度的调整取样器的角度以适用于凹凸面的附着生物的取样;长度可伸缩使其不仅适用于平面区域的取样,同时适用于陡峭区域和海浪覆盖区域的取样,而取样器可拆卸替换的工具则使本发明既能完成宽敞区域取样又能完成岩缝内的取样;同时设置的夹持组件还可防止难以刮取的生物掉至海中,导致样品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718534.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坛紫菜新品系SW‑81的SNP标记组合及其特异性引物和应用,属于海洋藻类的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坛紫菜新品系SW‑81的25个SNP位点组合,建立了一种应用25个SNP位点鉴定坛紫菜新品系SW‑81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SNP标记组合和鉴定方法可用于坛紫菜新品系SW‑8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填补了没有可用于鉴定坛紫菜新品系SW‑81的SNP位点的空白。本发明为具有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SW‑81(浙南1号)的身份鉴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229759.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A01K63/00 , A01K63/04 , A01K61/20 , C12M1/38 , C12M1/36 , C12M1/34 , C12M1/04 , C12M1/00 , C12N1/12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及方法,包括轮虫养殖装置,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槽、微藻培养桶、中控系统,该方法包括:轮虫培养装置预处理;微藻培养;轮虫培养;轮虫收集;循环养殖;其通过中控系统控制微藻培养桶以及持续的供给二氧化碳加速微藻生长,控制微藻培养桶向养殖槽输送作为饵料的高密度微藻和充入纯氧供轮虫生长需求,并且在轮虫成长到一定密度后,中控系统对养殖槽进行排污并收集轮虫,以及轮虫培养液的循环再利用,本技术通过提高水中溶解氧和高密度食物实现循环供应的培养装置,实现了高标准、高密度轮虫培养,且提高了轮虫养殖存活率、养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230951.3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鱼苗驯养装置及方法,步骤是:a.野外水域捕捉的鱼苗,放入药浴池内进行驯养前消毒步骤;b.将消毒过后的健康鱼苗放入流水循环的驯养装置;c.将养殖池内水质适当的进行调整;d.在鱼苗入池以后,按照鱼苗的大小进行投喂饵料;e.鱼苗生长期要根据鱼苗大小对其养殖密度进行分池;f.鱼苗驯养寄生虫防控;g.细菌性溃烂病的防控。该装置由若干不同功能的水池、统筹和控制所有水池内情况的中控系统构成,集高效、环保为一体且操作简洁,养殖数据清晰,驯养效率高,初期设定程序后中控系统可全局调控,满足尤其是对野生褐斑三线舌鳎驯化养殖为下一步人工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074221.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智能化系统配套养殖池,包括养殖区,养殖区包括生物活动区和清污区,所述活动区和清污区之间设有多孔分隔层,所述清污区设有移动清污装置,水体在所述养殖区和净水区之间循环流动。现有的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饲料对水质污染大,病害频繁发生,本发明可以一定的频率对养殖池进行清污,清除附着在池体中且无法经排污水流带走的饲料、粪便等残余,使病毒、细菌等繁衍、选择变异失去基础,从而减少高密度养殖病害的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洋生物智能化养殖系统和该系统的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39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763042.0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滩涂稚贝的采集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机架,机架依次安装有用于采集滩涂稚贝的采集箱、用于控制采集箱活动的卡紧组件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采集箱设置有用于过滤稚贝上污泥的过滤框,过滤框设置有震动机构,驱动装置控制震动机构震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打开卡紧组件,卡紧组件与采集箱分离,采集箱在滩涂上采集稚贝,稚贝采集完成后,将采集箱移动到机架上,卡紧组件锁紧采集箱,驱动装置为震动机构提供动力,将过滤框内的污泥震落,结构简单,避免了人工借助滤网一遍一遍的采集稚贝,提高工作效率。过滤框拥有一定的斜度,使稚贝在滑落和震动过程中将污泥震落,震动的力度较小,从而避免对稚贝造成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