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窑局部增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4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0421184.4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窑局部增氧系统,包括制氧单元,用于制造纯氧;引射单元,其入口端与制氧单元连接;换热单元,其入口端与引射单元的出口端连接,换热单元设置在套筒窑的上内套筒出口烟道至换热器的热气体管道上;以及增氧单元,其入口端与换热单元的出口端连接,增氧单元设置在燃烧室外部,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环管,增氧环管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增氧喷枪和多个增氧喷管,增氧喷枪设置在燃烧室面板处,增氧喷管设置在拱桥下。本发明局部富氧燃烧后提高了燃烧效率,助燃风量及燃料的使用量可适当减少,可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燃料在富氧状态下不仅能降低着火温度,而且使燃烧速度加快,燃烧过程剧烈,燃烧反应充分、完全,获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一种粉体物料的煅烧方法及煅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23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6666.X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料煅烧领域,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的煅烧方法及煅烧装置,在不改造现有悬浮窑的情况下,延长粉体物料的反应时间,使得粉体物料成品质量达到所需要求。该煅烧方法包括:步骤1、将粉体物料的原料输送至悬浮煅烧炉中进行煅烧;煅烧后的粉体物料温度升高至粉体物料在反应器中的调质温度;步骤2、开启位于反应器上游的给料阀,并关闭位于反应器下游的出料阀;将煅烧后的粉体物料输送至反应器中;步骤3、当粉体物料在反应器中堆积首次到达预设料位时,开启出料阀,并调节给料阀的给料速度和出料阀的出料速度,使得粉体物料在反应器中实际停留时间等于预设调质时间;从出料阀排出反应器中的粉体物料,获得粉体物料成品,直至煅烧结束。

    一种含盐废液焚烧炉液态连续排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78966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392904.4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含盐废液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盐废液焚烧炉液态连续排渣结构,包括:废液焚烧炉、清焦燃烧器、熔盐池、排盐通道、螺旋冷却管道、保温管道、双轴冷却器和锁风装置,所述清焦燃烧器安装在废液焚烧炉下侧的炉墙中,所述熔盐池位于废液焚烧炉底部,以倾斜的方式在底面布置耐火材料,并在最低处设有一个漏斗形排盐通道,所述排盐通道外侧环绕螺旋冷却管道,所述排盐通道出口为尖口,且设有保温管道,本发明通过控制清焦燃烧器的功率和螺旋冷却管道内的冷却介质流量,不但可以控制熔盐凝固层厚度,保护耐火材料,还能控制排盐速度,保证熔盐排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种分级燃烧表面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75155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11324246.X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级燃烧表面燃烧器,包括燃烧头连接法兰板和燃烧头端板,所述燃烧头连接法兰板的中端内壁开设有通孔,还包括:用于输送预混气体的输送组件,且输送组件安装在燃烧头连接法兰板的一侧上,用于对输送组件所输送的预混气体进行分级燃烧的燃烧组件,且燃烧组件设在燃烧头连接法兰板和燃烧头端板之间,本发明将分级燃烧的概念引入多孔介质表面燃烧技术中,保留了多孔介质燃烧在节能、高效传热等方面的优点的同时,进行分级燃烧,使分级燃烧降氮的原理在多孔介质表面燃烧过程中发挥作用,进一步降低NOx的生成。

    套筒窑低NOx燃烧工艺和低NOx燃烧套筒窑

    公开(公告)号:CN111592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470180.5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筒窑低NOx燃烧工艺,包括步骤:下料、石灰石预热、逆流煅烧、并流煅烧和石灰冷却,逆流煅烧步骤中上燃烧室用分级燃烧低NOx烧嘴将燃烧分为中心一次燃烧区、外围二次燃烧区和燃尽区;并流煅烧步骤中由加长喷射器和有加长引射口的引射通道驱动更多循环气体入下燃烧室;石灰冷却步骤中控制总石灰冷却风量前提下,一部分石灰冷却风经自吸冷却风管入窑底料仓上部,另一部分石灰冷却风由冷却风环管进入窑底料仓料层。本发明通过分级燃烧提高燃料燃尽率、减少燃料消耗、抑氮氧化物NOx生成、降低NOx排放量;以更少驱动风量带来更强循环气体动力源,促成下燃烧室无焰燃烧;优化冷却风分布控制空气浓度并提高冷却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NOx燃烧套筒窑。

    一种应用于燃煤环形套筒窑的补燃烧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34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07738.0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燃煤环形套筒窑的补燃烧嘴系统,包括:煤粉分配系统、上燃烧室支路、下燃烧室支路、Y型分配器和补燃烧嘴;其中,煤粉分配系统的进料口经旋转给料器与煤粉仓连通,煤粉分配系统采用煤粉定量分配单元将流化态煤粉计量后分别分配到上燃烧室支路和下燃烧室支路,上燃烧室支路与套筒窑上燃烧室烧嘴连接,下燃烧室支路上设有Y型分配器,Y型分配器将下燃烧室支路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与套筒窑下燃烧室烧嘴连接,另一支路与补燃烧嘴连接,补燃烧嘴设置在两个下燃烧室之间。本发明通过增加可调节的补燃烧嘴,解决燃料集中在拱桥位置放热以及热强度高等问题,从而增加下拱桥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工作量及生产成本。

    环形石灰竖窑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86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710346004.9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石灰竖窑,包括窑体、布料器、多个上下燃烧室、多个上下烧嘴、多个上下拱桥、冷却风系统等,其中窑体具有同心布置且间隔形成有环形通道的内筒和外筒,布料器位于环形通道的上端;冷却风系统包括内筒冷却风系统和料层冷却风系统,内筒冷却风系统设置成使得冷却风从内筒的底部流入、顶部流出用于冷却内筒并通入上烧嘴作为其助燃空气,料层冷却风系统设置成使得冷却风对环形通道内煅烧后的料层进行冷却并为下烧嘴提供助燃空气;其中环形通道从上至下构成为预热带、上部逆流煅烧带、中部逆流煅烧带、下部无流调质带以及冷却带。本发明能够稳定生产出高质量的活性石灰、燃气适应性强、环境污染小。

    一种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炉

    公开(公告)号:CN115682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0610.8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炉,包括废液燃烧器、废液焚烧炉以及二次风管路;所述废液燃烧器位于废液焚烧炉顶部,内设变径导流筒与天然气支管改变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的流场结构,所述废液焚烧炉上设有缩放口,所述二次风管路安装于缩放口上方,本发明大幅度优化了含盐有机废液的焚烧过程,能够有效避免熔盐粘结壁面、提高火焰温度均匀性、保护炉内耐火材料、减少热力型NOx生成。

    电石渣悬浮焙烧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11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8006.8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石渣悬浮焙烧系统,该系统包括原料仓、悬浮焙烧炉以及第一旋风分离器。悬浮焙烧炉沿其延伸方向包括主燃烧区和位于主燃烧区上方的燃尽区;主燃烧区被配置为在主燃烧区对来自原料仓的电石渣进行欠氧焙烧;燃尽区被配置为在燃尽区对经过主燃烧区欠氧焙烧后的电石渣进行焙烧;第一旋风分离器被构造为与悬浮焙烧炉的出口连通,以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固相被配置为以比例可调的方式送入悬浮焙烧炉中进行重复焙烧,以及送入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以形成活性氧化钙,或者形成过烧氧化钙。本系统利用多区焙烧减少了焙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另外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循环倍率,选择性制成活性氧化钙或者过烧氧化钙,提高了焙烧产品的多样性。

    一种适用于含盐废液焚烧炉的回转式气固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70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75253.X

    申请日:20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工业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含盐废液焚烧炉的回转式气固分离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回转式筒体,所述回转式筒体底部设有出灰口,所述回转式筒体内壁上等距离安装折流板和导料板,所述回转式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窑头罩,另一端设置有窑尾罩,所述窑头罩一端为烟气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含盐烟气绕过折流板时改变流向,含盐固体粒子由于携带的动量更大,将偏离烟气的运动方向,仍按原来的方向运动,含盐颗粒撞击折流板后被捕集下来,从而可充分地进行气固分离,振打装置中的钢球间歇地对回转式筒体内壁进行击打,将回转式筒体内壁上附着的颗粒击落,大大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