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71C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1128149.9
申请日:2001-09-05
IPC: C07D471/22 , C07F1/08 , C07F3/06 , C07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四-(1,4,8,9-四氮杂)苯并菲类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金属酞菁和邻菲罗啉两种结构,安排在一个分子中,使其同时具有金属酞菁和邻菲罗啉的结构特性,可以通过配位自组装进一步构建出具有明确功能分子器件和明确结构的纳米结构材料。该类化合物可以应用于纳米光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光收集系统、分子存储和计算、近红外敏感器件等高科技领域。通式为右式。
-
公开(公告)号:CN100415715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03110994.2
申请日:2003-02-11
IPC: C07D209/44 , C07D487/22 , C07F1/08 , C07F15/06 , C07F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5/0629 , C07D487/22 , C09K11/06 , C09K2211/1074 , C09K2211/187 , G03G5/0646 , G03G5/0648 , G03G5/0651 , G03G5/0655 , G03G5/06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紫菜嗪环中具有六个异吲哚结构亚单元的超酞菁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用途,具有全新的酞菁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表现出一系列已有的酞菁类化合物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这些性质是:UV-VIS-NIR吸收光谱具有三个强吸收峰,其中最有特征的是1428nm处时附近出现的近红外吸收;表面光伏特性;光致发光特性;电致发光特性;超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等。这类分子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的性质,使得该类化合物在众多重要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将酞菁类化合物分子中紫菜嗪环的基本结构从三种增加到四种,为酞菁类化合物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族。
-
公开(公告)号:CN1356328A
公开(公告)日:2002-07-03
申请号:CN01128149.9
申请日:2001-09-05
IPC: C07D471/22 , C07F1/08 , C07F3/06 , C07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四-(1,4,8,9-四氮杂)苯并菲类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金属酞菁和邻菲罗啉两种结构,安排在一个分子中,使其同时具有金属酞菁和邻菲罗啉的结构特性,可以通过配位自组装进一步构建出具有明确功能分子器件和明确结构的纳米结构材料。该类化合物可以应用于纳米光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光收集系统、分子存储和计算、近红外敏感器件等高科技领域。通式为上式。
-
公开(公告)号:CN1548422A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3110994.2
申请日:2003-02-11
IPC: C07D209/44 , C07D487/22 , C07F1/08 , C07F15/06 , C07F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5/0629 , C07D487/22 , C09K11/06 , C09K2211/1074 , C09K2211/187 , G03G5/0646 , G03G5/0648 , G03G5/0651 , G03G5/0655 , G03G5/06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紫菜嗪环中具有六个异吲哚结构亚单元的超酞菁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用途,具有全新的酞菁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表现出一系列已有的酞菁类化合物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这些性质是:UV-VIS-NIR吸收光谱具有三个强吸收峰,其中最有特征的是1428nm处时附近出现的近红外吸收;表面光伏特性;光致发光特性;电致发光特性;超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等。这类分子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的性质,使得该类化合物在众多重要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将酞菁类化合物分子中紫菜嗪环的基本结构从三种增加到四种,为酞菁类化合物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