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增压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5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7599.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机械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增压器,包括:所述压气机外壳的左侧设有压气壳,所述压气机外壳的右侧设有单向皮带轮,所述内齿圈设在压气机外壳的内腔中,且内齿圈和单向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固定座设在压气机外壳的内腔中,所述行星轮设在行星轮固定座上,且行星轮和内齿圈传动连接,所述太阳齿总成设在压气机外壳的内腔,且太阳齿总成和行星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固定座位于内齿圈的内腔,所述行星轮位于内齿圈的内腔,所述太阳齿总成上设置有进气压气叶轮,本设计安装方便,低温运行。能够解决废气涡轮增压器的高温易燃,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采摘机器人及采摘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30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712100.6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采摘机器人及采摘系统,该采摘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支撑杆和执行部;行走机构包括底座、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安装座和导向轮,底座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安装座通过支架设于第一侧,导向轮设于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设于安装空间内,支架穿设于导向槽,导向轮与安装空间的顶壁和/或底壁抵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设于底座的端面,驱动轮转动设于第二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设于底座,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悬挂轨道的底面抵接,支撑杆连接于底座的第二侧,执行部设于支撑杆。采摘机器人适用于狭窄、崎岖等工作场景。

    一种氢能源无人机及其避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9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8521.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能源无人机及其避障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激光点云数据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特征;根据障碍物的位置特征确定相应障碍物与氢能源无人机飞行方向的夹角;根据障碍物与氢能源无人机飞行方向的夹角确定氢能源无人机的角速度;根据氢能源无人机的角速度确定氢能源无人机的线速度;利用氢能源无人机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控制氢能源无人机进行避障。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机身上搭载氢能源燃料系统供能,可以显著提升无人机的续航且对环境几乎无任何污染,同时本发明通过利用激光雷达采集路况的激光点云数据,并基于此完成无人机的避障,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夜晚对无人机避障系统的影响,提升了无人机的避障准确率。

    采摘机器人及采摘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0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12100.6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采摘机器人及采摘系统,该采摘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支撑杆和执行部;行走机构包括底座、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安装座和导向轮,底座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安装座通过支架设于第一侧,导向轮设于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设于安装空间内,支架穿设于导向槽,导向轮与安装空间的顶壁和/或底壁抵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设于底座的端面,驱动轮转动设于第二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设于底座,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悬挂轨道的底面抵接,支撑杆连接于底座的第二侧,执行部设于支撑杆。采摘机器人适用于狭窄、崎岖等工作场景。

    一种滑台的安全检测方法、系统及滑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05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222318.6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台的安全检测方法、系统及滑台装置,所述滑台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端编码器与从动端编码器,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所述主动端编码器与所述从动端编码器的相对位置信号;比对所述主动端编码器与所述从动端编码器的相对位置信号并得出相对位置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判断是否为具有安全风险的异常状态。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驱动机构的主动端与从动端分别设置主动端编码器与从动端编码器,通过接收并比对主动端编码器与从动端编码器的相对位置信号得出相对位置差值,比对差值与预设值来判断安全情况,实现了对安全的检测与控制。

    一种扳手腕仿真训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77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662256.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扳手腕仿真训练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面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和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边沿和底板的上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竖直侧边沿设有握杆,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恒力复位组件,所述底板上侧面和弧形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磁铁,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磁吸块;本扳手腕仿真训练设备,实现了扳手腕中手腕发力、手腕翻转和突然发力应对的单人训练,且手腕发力强度变化小便于对发力训练进行数据支撑。

    一种脚踏反应训练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97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33468.9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踏反应训练器,包括下端开口的上壳体和上端开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下端的开口和下壳体上端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上壳体上下滑动,所述下壳体内腔安装有对上壳体支撑的弹性件二,所述下壳体内腔安装有旋转的齿轮、且齿轮的旋转轴水平设置,所述齿轮的一侧安装有同轴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外侧开设有缺口,所述上壳体内腔上侧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齿条和竖直设置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侧靠近圆盘的位置和转动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本脚踏反应训练器,增强腿部反应灵敏度,使人腿部动作快捷协调,肌肉神经的调节完善准确,提高腿对平衡、定向的精确程度。

    利用双重压制粉末冶金法制备小型螺旋伞齿轮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31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36908.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利用双重压制粉末冶金法制备小型螺旋伞齿轮的方法与装置,将传统粉末冶金法压制螺旋伞齿轮装置的凸模分拆成齿根凸模和齿顶凸模两部分,通过两次压制分别对齿轮整体和在对齿轮整体保压的前提下对齿部施加压力,从而完成螺旋伞齿轮的成型和齿部组织的致密化过程。一次压制时,齿根凸模、齿顶凸模与凹模共同作用,将粉末压制成型。当一次压制快要完成时,在对螺旋伞齿轮整体持续保压状态下,由齿顶凸模对齿顶再次压制,从而使齿部组织实现致密化。整个过程不存在加压—卸压‑‑再加压的反复过程,彻底避免了粉末分层问题。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齿轮齿部组织致密化程变不高、力学性能不强的问题。

    一种薄膜按键及电子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8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128173.3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李志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静电防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按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面板无法完全隔绝静电导致电路层中的导电银浆信号线烧毁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面板、上结构层、上电路层、隔离层、下电路层、下结构层、底板;其中,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下结构层分别设有静电泄放导线。本申请通过增加与地线相连的上结构层和下结构层,让静电与地线之间有一条通路,静电可以从通路上快速的向地泄放,从而保证静电不会进入电路层,起到静电防护,保护电路层的作用。

    医疗设备带的保护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31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46132.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李志强

    Inventor: 李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设备带的保护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侧设有医疗设备带本体,所述墙体的前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位于医疗设备带本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利用连接机构与防护机构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外壳,所述防护罩外壳的底部利用连接机构与底座连接,所述防护罩外壳上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护罩外壳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锁具,所述第一锁具的后侧设有锁舌,所述锁舌的一端安装有防护板。该医疗设备带的保护装置及制备方法,方便在使用医疗设备带本体上的装载气体终端、插座等时,利用第一锁具控制圆孔的打开,同时防护板也便于对医疗设备带本体上的装载气体终端、插座等部进行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