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831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159866.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交叉口的三舱管廊结构,涉及地下管廊建造技术领域。所述带交叉口的三舱管廊结构,包括互相交叉的两条管廊,分别为第一管廊和第二管廊,两条管廊在其交叉处设有一个交叉口结构,交叉口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中板和底板,顶板和中板围成上层结构,中板和底板围成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分别设有与两条管廊对应的燃气舱、综合舱和电力舱,第一管廊连通上层结构,第二管廊连通下层结构。本发明的带交叉口的三舱管廊结构,有效减少露出地面的通风孔个数,美化周边环境的同时,为地面的交通带来更多方便,同时,将管廊分为若干防火分区,有效保证综合管廊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1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59837.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交叉口的四舱管廊结构,涉及地下管廊建造领域。所述带交叉口的四舱管廊结构,包括互为T形的的两条管廊,分别为第一管廊和第二管廊,两条管廊在其交叉处设有一交叉口结构,交叉口结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板、中板和底板,顶板和中板围成上层结构,中板和底板围成下层结构,第一管廊连通上层结构,上层结构设有与第一管廊对应的燃气舱、综合舱和电力舱,第二管廊连通下层结构,下层结构设有与第二管廊对应的燃气舱、综合舱、电力舱和污水舱。本发明的带交叉口的四舱管廊结构,有效减少露出地面的通风孔个数,同时,将管廊分为若干防火分区,有效保证综合管廊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59370.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 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8G1/1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高密度停车场智能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S1.停车场实时状态信息采集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修正;S2.根据所获得的停车场实时状态信息,计算车辆与车位的匹配度系数;S3.根据所计算的车辆的匹配度系数,通过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对车辆进行调度。本发明减少了自动化高密度停车调度系统中可能产生的重复操作,提高了自动化高密度停车场的调度效率,节约了调度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2525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1162132.9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舱综合管廊系统,包括通过标准段及倒虹段相互连接构成的管廊主线,标准段的内部及倒虹段的内部均通过竖墙分隔设有四个第一舱室,该四个第一舱室分别用作电力舱、综合舱、污水舱及燃气舱;倒虹段包括连接部及两个倾斜部,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每一倾斜部沿朝向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使得倾斜部内的第一舱室下沉;连接部内的第一舱室底部凹设有集水坑,连接部的底壁与标准段的底壁上均设置有凸隼。该四舱综合管廊系统在管廊主线的底壁上设有凸隼,通过凸隼嵌入泥土,以达到防止管廊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移动,提高管廊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6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1023041.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面横向排水结构及其排水系统,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桥面铺装渗水排出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浇筑主梁上方的调平层、多个横向排水漏管、防水层以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多个横向排水漏管沿垂直于桥梁长度方向的横向依次铺设在调平层上,多个所述横向排水漏管相接通,且设置于桥梁伸缩缝旁纵坡高点的一侧;横向排水漏管具有排水通道和多个排水孔;防水层设置在横向排水漏管远离桥梁伸缩缝的一侧,且防水层的平面与桥面平行设置;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横向排水漏管和防水层铺装完成后铺设在横向排水漏管和防水层上,用以作为桥面。本发明具有排水性能好和安装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81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1436846.4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廊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位于两个方向的管廊道的交叉位置处,包括隔墙、顶板、中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中板构成上层腔体,所述顶板与所述中板构成上层腔体,所述中板与所述底板构成下层腔体,所述顶板、所述中板及所述底板均由预制板构成,各个所述预制板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及所述第三舱体的横截面结构相同,所述隔墙用于对各个预制板的连接及支撑,所述中板的所述预制板设有管线预留口及楼梯预留口,所述管线预留口及所述楼梯预留口的周边布设有暗梁钢筋。本发明的一种管廊道三舱交叉口钢筋结构,能够有效增加管廊交叉处的稳定性,而且便于管廊交叉处的施工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1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58829.9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组合节点结构,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所述综合管廊组合节点结构包括并列设于管廊内的燃气舱、综合舱和电力舱,综合舱和电力舱的上方设有转换层,转换层包括水平设置的设备间、通风转换层和投料转换层,设备间、通风转换层和投料转换层的顶部分别设有逃生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一投料口,设备间和通风转换层之间通过常闭防火门阻隔,通风转换层和投料转换层之间通过第一防火卷帘门阻隔;综合舱和电力舱均分别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一防火分区的顶部均开设有一第二通风口,四个第二通风口均通过通风转换层与第一通风口连通。本发明有效减少了露出地面的通风口和投料口数量,减少了地面的突起,改善了交通,美化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1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1160604.7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E02D29/16 ,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及其箱体防水结构,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所述综合管廊中的箱体包括顶板、侧墙和底板,顶板上依次铺设有两层湿铺防水卷材、耐根刺防水卷材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上依次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两层湿铺防水卷材及混凝土垫层,侧墙外依次铺设有两层湿铺防水卷材及烧结多孔砖砌体;湿铺防水卷材中的粘胶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改性沥青、增塑剂、抗氧化剂和阻燃剂;改性沥青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沥青、橡胶粉、环氧树脂、有机硅乳液、聚丙烯酸酯、硬脂酸、铝酸脂、聚乙烯醇、氧化铝和超细碳酸钙。本发明提高了综合管廊箱体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及减少了地面的突起,改善了交通,美化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455741.3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7/20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所示综合管廊包括相交的主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主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一交叉口结构,主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均包括标准段、倒虹段和组合节点,标准段和倒虹段相互连接,组合节点设于两个标准段之间;标准段的内部及倒虹段的内部均通过竖墙分隔设有电力舱、综合舱、污水舱及燃气舱;倒虹段包括连接部及两个倾斜部,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标准段和倒虹段的凸隼嵌入泥土,以达到防止管廊下滑移动,提高管廊稳定性的目的,且通过组合节点有效减少了露出地面的通风口和投料口数量,减少了地面的突起,改善了交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81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454232.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IPC: E02D29/045 , E02D7/20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组合节点的施工方法,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所述综合管廊组合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1)地下管线迁改,场地平整;2)施工钢板桩或围护桩;3)逐层开挖到基坑底,并及时架设各道内支撑;4)施工组合节点的管廊层结构;5)待节点管廊层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逐步回填至中板标高;6)施工组合节点的转换层侧墙结构;7)拆除顶部支撑,并施工完成组合节点转换层顶板结构;8)回填剩余土方并拔除钢板桩或围护桩。本发明通过钢板桩或围护桩的施工,并在开挖基坑时及时架设支撑,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且还在中板位置设置素砼传力带,进一步保证了基坑的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