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96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02932.2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IPC: G06F17/11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回灌颗粒沉积状态的解析计算方法及设备,解析计算方法包括:S1.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法与动量方程结合,构建颗粒的运动变量方程,以获取颗粒随水流运动的密度分布函数及颗粒与孔隙壁碰撞后的密度分布函数;S2.基于颗粒的两种密度分布函数结合欧拉方程模型构建解析模型;S3.检测获取实际介质内部孔隙中的颗粒密度分布函数值,将实际颗粒密度分布函数值输入解析模型,计算得到水体悬浮颗粒沉积状态。本发明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内部颗粒运动过程与受力情况,结合格子玻尔兹曼法与动量定理,能够精确模拟颗粒在孔隙中的运动轨迹,进而判断悬浮颗粒的沉积状态,从而在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便于动态调控,避免颗粒堵塞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8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68546.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手持凹槽、挤压板、安装箱体,所述检测杆安装于安装箱体的顶部,且检测杆的底端延伸至安装箱体的内部,所述手持凹槽位于安装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箱体顶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挤压板,且两组挤压板的一端分别与检测杆相连接;该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装置,通过缩短检测杆上端的距离插进裂缝中,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下,检测杆上端两侧靠近裂缝内壁,其张合的直线距离就是裂缝宽度,进而通过收卷机构对滑杆滑动的距离进行测量,通过物理方法检测裂缝的宽距,防止水下环境影响扫描的视线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9751.X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IPC: G06F30/28 , G06F16/29 , G06T17/0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湿润山区的洪水淹没计算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S1.对目标区域进行子流域划分,设置模型计算范围;S2.基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框架,构建各子流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通过水文相似性分析和各子流域的汇流单位线计算,对水文模型产汇流参数进行校准,校准后模型参数移植到各子流域;S3.基于交替隐式的ADI算法,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并优化模型糙率取值,糙率取值用于对二维水动力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S4.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进行产流‑汇流‑演进‑漫溢全过程的淹没计算。本发明能够精准模拟洪水在复杂地形下的演进和漫溢,准确计算洪水淹没范围、深度及不同时刻水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55413.5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水闸装置,包括水闸本体,还包括:过滤单元,包括设于水闸本体出水端用于对水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设于过滤组件底部用于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的防堵清理组件;垃圾切断组件,设于过滤组件相对水闸本体的一端,用于对过滤后经过滤组件上部转移出的垃圾进行切断处理;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垃圾切断组件的上方,用于带动垃圾切断组件对垃圾进行切断工作并同步带动防堵清理组件沿着过滤组件的底部进行往复清理工作。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垃圾切断组件上下往复运动将垃圾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垃圾被排出收集,避免开闸后对下游河道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202647.0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耦合的介质渗流和颗粒运动模型,设定模型的边界条件,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介质内部孔隙水的渗流,以模拟颗粒在孔隙水流中的迁移沉积过程;S2.根据预设场景要求,设定介质颗粒类型、粒径分布、悬浮颗粒性质特征和颗粒浓度在内的输入量,通过模型模拟获取输出量,作为颗粒堵塞发生发展过程。本发明通过将水体在介质内部孔隙中的流动视为斯托克斯流并通过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其数值模拟效果更加接近饱和多孔介质内部孔隙中水流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对各个孔隙中流场的直接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564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压控制的水库排水闸门,包括底座、闸门、截流板、定位组件、复位组件、辅助打捞组件和驱动组件,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闸墩,闸墩一侧均开设有缺口,闸墩的一侧均开设有轴槽,闸墩的一侧固定设有弧形轨,闸门安装于闸墩之间,闸门的两侧均固定与轴槽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本发明通过增设泄水口、转轴、定位孔、截流板以及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通过水库的水压对闸门进行开合,实现自动的对水库的水压控制,无需工作人员开闸泄压,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对水库及时泄压,避免使得大坝承受的过大的水压而造成大坝的使用年限缩短的问题,实现水库水压控制的自主泄压,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4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073608.1
申请日:2022-01-21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T17/0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追踪的优化航道汇流区的工程布置方法,属于内河通航、泄流消能技术领域。查清汇流口门区水流来源,制定水流组合方案;构建三维水流模拟模型,保证模型准确性和适用性;构建粒子对流‑扩散模型,设置特殊边界条件;揭示水流运动规律,探明流速分布原因;基于水流运动规律,布置消能和导流工程设施。本发明实现了在不同水流组合工况下,不同区域水流运动过程的精确模拟,水流运动路线清晰明确,流态和流速分布形象直观;消能与导流设施与水流交互作用明显,便于优化消能和导流工程的位置和规模,达到较优工程组合,提高计算效率,节约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4749.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工建筑物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建筑物外观检测用无人船装置,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检测管,多个所述检测管通过第一调节单元与连接框体连接,多个所述检测管的端面与所述检测框体的端面平齐,所述连接框体通过贴合单元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主船体的上方,所述连接框体上设置有深度标记单元,通过深度标记单元和第一调节单元的配合下,带动检测管向凹陷处移动,移动到凹陷处的侧壁之后停止移动,并且深度标记单元对深度进行标记,便于检测人员对其进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7564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压控制的水库排水闸门,包括底座、闸门、截流板、定位组件、复位组件、辅助打捞组件和驱动组件,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闸墩,闸墩一侧均开设有缺口,闸墩的一侧均开设有轴槽,闸墩的一侧固定设有弧形轨,闸门安装于闸墩之间,闸门的两侧均固定与轴槽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本发明通过增设泄水口、转轴、定位孔、截流板以及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通过水库的水压对闸门进行开合,实现自动的对水库的水压控制,无需工作人员开闸泄压,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对水库及时泄压,避免使得大坝承受的过大的水压而造成大坝的使用年限缩短的问题,实现水库水压控制的自主泄压,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8546.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手持凹槽、挤压板、安装箱体,所述检测杆安装于安装箱体的顶部,且检测杆的底端延伸至安装箱体的内部,所述手持凹槽位于安装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箱体顶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挤压板,且两组挤压板的一端分别与检测杆相连接;该水下建筑物裂缝检测装置,通过缩短检测杆上端的距离插进裂缝中,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下,检测杆上端两侧靠近裂缝内壁,其张合的直线距离就是裂缝宽度,进而通过收卷机构对滑杆滑动的距离进行测量,通过物理方法检测裂缝的宽距,防止水下环境影响扫描的视线与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