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口的改进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3867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112808.9

    申请日:2009-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411 B01D21/2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供料口中的若干改进,其中一个为:供料口(100)包括:混合区(49),用于消耗包括浆料的流体的动能;沉淀区(50),用于促进所述浆料的絮凝;以及至少一个倾斜的偏转元件(101),用于将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沉淀区至少部分地分开。其他改进包括:搁板(3),其至少部分地限定倾斜路径(4),用于将材料从所述搁板移除到供料口腔室内;相对于彼此布置成基本成同中心关系的至少两个出口(111、112);第二管道(121)的一部分(123)在其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上改变,以将供给入口(110)连接到第一管道(120);以及用于将外混合区(131)和内沉淀区(132)部分地分开的分隔部(133)。

    供料口的改进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8674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12808.9

    申请日:2009-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411 B01D21/2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供料口中的若干改进,其中一个为:供料口(100)包括:混合区(49),用于消耗包括浆料的流体的动能;沉淀区(50),用于促进所述浆料的絮凝;以及至少一个倾斜的偏转元件(101),用于将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沉淀区至少部分地分开。其他改进包括:搁板(3),其至少部分地限定倾斜路径(4),用于将材料从所述搁板移除到供料口腔室内;相对于彼此布置成基本成同中心关系的至少两个出口(111、112);第二管道(121)的一部分(123)在其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上改变,以将供给入口(110)连接到第一管道(120);以及用于将外混合区(131)和内沉淀区(132)部分地分开的分隔部(133)。

    供料口的改进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0520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0980127772.9

    申请日:2009-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411 B01D21/2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供料口中的若干改进,其中一个为:供料口(100)包括:混合区(49),用于消耗包括浆料的流体的动能;沉淀区(50),用于促进所述浆料的絮凝;以及至少一个倾斜的偏转元件(101),用于将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沉淀区至少部分地分开。其他改进包括:搁板(3),其至少部分地限定倾斜路径(4),用于将材料从所述搁板移除到供料口腔室内;相对于彼此布置成基本成同中心关系的至少两个出口(111、112);第二管道(121)的一部分(123)在其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上改变,以将供给入口(110)连接到第一管道(120);以及用于将外混合区(131)和内沉淀区(132)部分地分开的分隔部(133)。

    供料口的改进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05202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7772.9

    申请日:2009-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1/2411 B01D21/2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供料口中的若干改进,其中一个为:供料口(100)包括:混合区(49),用于消耗包括浆料的流体的动能;沉淀区(50),用于促进所述浆料的絮凝;以及至少一个倾斜的偏转元件(101),用于将所述混合区与所述沉淀区至少部分地分开。其他改进包括:搁板(3),其至少部分地限定倾斜路径(4),用于将材料从所述搁板移除到供料口腔室内;相对于彼此布置成基本成同中心关系的至少两个出口(111、112);第二管道(121)的一部分(123)在其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上改变,以将供给入口(110)连接到第一管道(120);以及用于将外混合区(131)和内沉淀区(132)部分地分开的分隔部(133)。

    汽车焊装中小件定位夹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77598Y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620092879.8

    申请日:2006-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焊装中小件定位夹紧装置,设有支座(1),支座(1)上固定有销座(2),水平定位销(3)穿过销座(2)后由螺栓(4)固定,在支座(1)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转轴(5)、(6),两个夹板(7)、(8)的前端分别套接在转轴(5)、(6)上,销轴(9)横向穿过两个夹板(7)、(8)的后端,两个夹板(7)、(8)之间的销轴(9)上套有弹簧(10),两个夹板(7)、(8)外侧的销轴(9)上套有螺栓(11)、(12)。在可靠定位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压紧方式实现对工件的压紧,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使焊接零件具有充足的焊接空间,提高了焊接的可操作性。同时克服了现有磁铁式定位夹紧装置所存在的加紧力小、需要经常更换磁铁以及定位不可靠的缺点,适合于各种焊接质量及环境的要求。

    白车身焊接工装中的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60589Y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620092880.0

    申请日:2006-08-18

    Inventor: 陈丽丽 李兆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白车身焊接工装中的定位装置,有定位架(1),在定位架(1)内设有驱动装置(2),与驱动装置(2)相接有连接板(3),在连接板(3)上设置有定位销(4),在定位架(1)上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有供定位销(4)销头穿过的孔(6)。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上,定位销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伸出,使销头穿过支撑板上的孔及工件定位孔定位,然后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定位销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缩回,而工件依然由支撑板支撑,即使工件本身壁较薄、刚性较差、定位销轴线在非理想装配状态时,支撑板也可以防止工件因与定位销之间的摩擦力而引起变形,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尺寸、质量。

    汽车焊装中非焊接模式的压杆

    公开(公告)号:CN200974160Y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20092881.5

    申请日:2006-08-18

    Inventor: 李兆刚 陈丽丽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焊装中非焊接模式的压杆,设有压杆(1),压杆(1)的两侧连接有耳片(2),其特征在于:压杆(1)通过销钉与耳片(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在于将原压杆上的耳片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零件。则压杆主体可以一次将各连接孔加工出来,并且只要将两侧面加工好即可保证槽口的尺寸,不需要特殊的加工方法。这样不但保证了精度,简化了加工工艺,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制造周期。耳片上的凸台可与铰链的多边形端盖相配合,防止耳片与铰链间的相对转动,并且拆装方便。

    移载机轨道间隙找正型行走轮

    公开(公告)号:CN200961076Y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620092877.9

    申请日:2006-08-18

    Inventor: 田振国 刘东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载机轨道间隙找正型行走轮,有轴(1),轴(1)的前端是螺杆(2),轴(1)的后端接有挡板(3),轴(1)上接有轴套(4),轴套(4)外固定有轴承(5),轴承(5)外接有滚轮(6),所述轴(1)为上下不对称的偏心轴,即使轮轴上半圆向下偏心1mm,这样就可在转动下轮轴的情况下使下轮产生±1mm的移动量,从而达到自如、便利地调整行走轮与轨道间的间隙的目的,即在降低了对滚轮及轮架的机械加工精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移载机运行的平稳性和运行精度要求,还解决了与轨道之间运行磨损且磨损后难以修复的问题,具有较高地经济效益。

    顶蒙皮自动滚焊设备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396923Y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99224983.X

    申请日:1999-08-30

    Abstract: 一种顶蒙皮自动滚焊设备,其轨道上的行走车体上设两排非金属胎架,铜质导电电极分别设在两排胎架上。在行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蒙皮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及液压拉伸机构。滚焊机体两立柱上端横梁侧面设两个滚焊机,每个滚焊机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活塞杆下端各设一个电动机,其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焊接滚轮和导电滚轮,它们分别与导电电极两个顶端相对应,并且焊接滚轮又与两张蒙皮的搭缝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焊接效率高、质量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