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282704.1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及施工方法,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包括车体、储料斗、出料组件和摊平组件,所述储料斗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出料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与储料斗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层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分料板的长度从箱体的顶部朝向底部逐渐增加,所述储料斗内的物料掉落到最上层分料板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分料板往复移动的移动件,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料孔启闭程度的启闭件,所述摊平组件用于将出料口排出的物料摊平。本申请具有将不同尺寸碎石铺设得更加均匀平整的效果。

    一种基于T形槽的承插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7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47040.1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T形槽的承插式连接结构,其包括承台和墩柱体,所述承台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承台的顶壁还开设有与插接槽连通的灌浆槽,所述灌浆槽的槽口大小大于插接槽的槽口大小,所述插接槽用于供墩柱体插入;所述灌浆槽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抗拉钢筋,所述墩柱体上套设并固定有抗拉套筒,所述抗拉套筒上沿抗拉套筒的轴向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所述插接孔沿抗拉套筒的周向分布,所述插接孔用于供抗拉钢筋穿过,还包括用于将抗拉钢筋固定在抗拉套筒上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承台与墩柱体之间的抗拉强度的效果。

    一种钻孔植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16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06162.2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张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植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管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竖直的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有与立柱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轨道,轨道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板,轨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组件,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在地面进行钻孔的钻孔组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在钻孔完毕后进行灌注水泥土的灌注组件。钻孔组件与灌注组件的设置使得在进行钻孔时,噪音相对于锤击振动下桩时的噪音小得多,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起居;并且由于孔事先已经开好,植桩时直接将预制桩放入孔内即可,灌入的水泥土凝固后能够将预制桩固定在孔内,使得植桩时不会产生挤土效应。

    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72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3908.4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赵建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填料取样分析,确定各填料类别,测定填料特性;按照掺拌比例,分别对第一填料堆与第二填料堆铲挖,并分层堆叠在一起,得到一次掺拌料A;重复操作,得到一次掺拌料B;对一次掺拌料A和一次掺拌料B分别铲挖,分层堆叠在一起,得到二次掺拌料;对二次掺拌料进行平料拌和,拌和均匀;对二次掺拌料碾压,平整,得到填筑层;对填筑层验收;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掺拌比例不能随意调配的问题,克服了集中掺拌法施工成本大、破坏环境,以及路拌法拌和不均匀的缺陷;使掺拌比例调节灵活,混合填料拌和均匀,具有施工成本小、施工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28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06168.X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吴小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桩锤击沉桩时容易出现倾斜的技术问题,包括桩孔、预制桩、水泥拌合物硬化层、回填层,预制桩的外周面于桩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套设于预制桩外周面且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至少两个沿桩孔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桩孔周面相抵触的抵触弧板以及固设于抵触弧板和限位板之间的连接板。本发明的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采用钻孔、安装限位件、注入水泥拌合物、回填、锤击预制桩,兼有锤击沉桩和钻孔植桩的优点,同时通过限位件,防止预制桩在锤击沉桩的过程中出现倾斜,提高了预制桩的安装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预制桩原料的消耗。

    一种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82704.1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及施工方法,道路基层施工用泥灰结碎石铺料装置包括车体、储料斗、出料组件和摊平组件,所述储料斗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出料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与储料斗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层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上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分料板的长度从箱体的顶部朝向底部逐渐增加,所述储料斗内的物料掉落到最上层分料板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分料板往复移动的移动件,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料孔启闭程度的启闭件,所述摊平组件用于将出料口排出的物料摊平。本申请具有将不同尺寸碎石铺设得更加均匀平整的效果。

    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72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803908.4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赵建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细砂物理改良的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填料取样分析,确定各填料类别,测定填料特性;按照掺拌比例,分别对第一填料堆与第二填料堆铲挖,并分层堆叠在一起,得到一次掺拌料A;重复操作,得到一次掺拌料B;对一次掺拌料A和一次掺拌料B分别铲挖,分层堆叠在一起,得到二次掺拌料;对二次掺拌料进行平料拌和,拌和均匀;对二次掺拌料碾压,平整,得到填筑层;对填筑层验收;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掺拌比例不能随意调配的问题,克服了集中掺拌法施工成本大、破坏环境,以及路拌法拌和不均匀的缺陷;使掺拌比例调节灵活,混合填料拌和均匀,具有施工成本小、施工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一种在泥石流软基上铺垫道路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76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805207.4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赵建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泥石流软基上铺垫道路的施工方法;其依次包括排水,软基内部振动、压实,软基内部打桩,铺设路基层和路面铺设的工艺步骤;采用振动系统与增压系统共同作用,伸入泥石流软基内部,使软基被压紧密实;解决了传统软基铺路工艺不适用于山区地质要求的问题,针对山区地质的特殊情况,对软基内部进行逐层振动压实,使道路地基内部紧密不松动,保证了道路地基自身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是一种专门根据山区地质特性设计的针对型道路铺设的施工方法。

    一种薄板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2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806139.3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吴小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坡面的清理以及夯实整平、坡面铺设砂砾料反滤层、铺设下复合土工膜、铺设土工布、铺设上复合土工膜、混凝土的制备、下层混凝土面板的浇筑、上层混凝土面板的浇筑、抹面机抹面以及人工压光、混凝土的养护。本发明的薄板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在坡面进行碾压和夯实,同时混凝土面板的浇筑分为下层混凝土面板的浇筑和上层混凝土面板的浇筑,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同时结合下复合土工膜、土工布、上复合土工膜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薄板混凝土衬砌的防渗作用,延长薄板混凝土衬砌的使用寿命。

    高寒地区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81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3948.9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郭小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地区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工法,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通过特制的电热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进行加温,所述电热模板内均匀分布有加热铜丝,所述电热模板在模板朝向混凝土的侧面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加热铜丝缠绕在加热棒上,所述加热棒外部设置有导热外壳,所述加热棒竖直插入到混凝土中,对混凝土进行加温;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密度为每1~2m2一个,所述加热棒的设置密度为每0.04~0.1m2一个;所述电热模板内侧和导热外壳表面均涂刷有防水漆。能够解决高寒地区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的问题,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