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41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47423.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工业园区内站点监测数据,包括详细成分站、微型站及气象站,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进行超标判断;将超标因子与园区企业进行污染物特征因子指纹库进行比对,初步筛选疑似污染源;根据气象数据与园区大小确定污染溯源时间及区间,在溯源追踪时段内,利用拉格朗日模型逐分钟动态计算疑似源对受体点的贡献情况;并结合企业在线工况信息以及企业排口在线监测数据,建立归一化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锁定污染源;最终统计模拟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综合评估园区企业对超标点位的贡献率。本发明能够在不同风向风速及源强排放情况下,实现对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的动态精准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1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48269.3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换气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通过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催化燃烧装置内部的压降变化,根据压降变化判断金属网型催化剂表面积碳的严重情况,压降越大,积碳情况越严重,同时监控装置能够在压降的作用下获取动能,使监控装置能够驱动传动装置运动,通过传动装置对催化燃烧装置、换向装置、上出气装置、下出气装置进行控制,使两个金属网型催化剂能够自动交替投入使用,同时能够自动对积碳情况严重的金属网型催化剂进行清理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而且不需要终止VOCs废气处理过程,VOCs废气处理效率高,提高了该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175A8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165538.3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靶向吸附及并联脱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串联吸附系统、并联脱附系统和催化燃烧系统;串联吸附系统包括废气进气管道,吸附箱体、排气管道、循环管道和主风机;并联脱附系统包括脱附风机,二级换热器、脱附进气管、自动阀和脱附排气管;催化燃烧系统包括一级换热器A、一级换热器B、加热器和催化反应器。本发明根据不同污染物的分子直径和吸附特性选择对应靶向吸附剂,吸附床层的薄层化设计和多级并联的脱附模式,缩短了脱附时间并可有效控制脱附高峰浓度,以避免由于吸附带过长导致脱附时引发的安全问题,脱附时VOCs浓度的相对稳定减少了催化燃烧系统的加热频次,避免催化剂的团聚,充分利用了VOCs燃烧反应热节约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5028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209462.9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反应池,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反应池,反应池与底座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反应池底部中间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端固定安装第一竖管,第一竖管外部套设第二竖管,第二竖管的上端与反应池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竖管下端开设第二通孔,第一竖管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位于第二竖管的外部,第一竖管与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本发明仅仅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三竖管正转与反转的交替即可自动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的过滤与污泥的自动排出,结构简单巧妙,可以快速的完成污水中污泥的分离,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8975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226363.1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药行业VOCs废气多级浓缩处理装置,属于制药行业废气处理领域。制药行业VOCs废气多级浓缩处理装置,包括喷淋装置,还包括压力吸附装置,浓缩装置和燃烧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压力吸附装置,浓缩装置和燃烧装置依次连通;本发明通过喷淋装置,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及除尘操作,之后在压力吸附装置中进行吸附处理,在经过浓缩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从而全面净化制药行业产生的VOCS废气。
-
公开(公告)号:CN1095897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226365.0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循环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领域。一种实验室循环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冷却池,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位于冷却池外部,一端位于冷却池内部,所述的进气管的外壁和冷却池固定连接,所述的冷却池的上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的分支管和进气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废气导入到冷却池中,从而对废气进行降温和去除易溶于水的物质,在溶于水之前,对废气进行了初步的降温和吸附处理,溶于水后的废气一部分通过出气管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出气管的分支管流入到进气管中,对刚排入的废气进行降温和稀释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5897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226357.6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害性有机废气中VOCs处理工艺,属于废气处理领域。一种毒害性有机废气中VOCs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连接的净化装置、浓缩装置和燃烧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倾斜管和竖直管,所述的倾斜管倾斜向下,所述的倾斜管上端为活性炭层;所述的倾斜管和竖直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单向透气膜,所述的单向透气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所述的第二海绵层上端设置有黏土层,所述的黏土层上方设置有疏水透气膜,所述的疏水透气膜的上方设置有有机溶剂;本发明首先将废气经过吸附,然后再经过浓缩后进行燃烧吗降解,从而彻底消灭毒害性有机废气中VOCs。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2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059320.8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耐湿臭氧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臭氧净化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效耐湿臭氧分解催化剂以锰、铜、镍和钴的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为将四水合硝酸锰、三水合硝酸铜、六水合硝酸镍和六水合硝酸钴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盐溶液,将硝酸盐溶液缓慢加入柠檬酸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酸碱度后恒温搅拌得到凝胶,将凝胶经干燥后进行煅烧得到臭氧分解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解决了臭氧分解催化剂耐湿性较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分解臭氧的效率,臭氧分解催化剂使用寿命长,连续使用一个月分解臭氧效率未见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62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8969.6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催化耦合处理酸性废气及有机废气的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废气进口、静压箱、封板、线槽、吸附催化耦合净化组件、废气出口、检修门、视镜、吊耳和支腿;吸附催化耦合净化组件为滤筒式结构,包括内侧SDG酸废气吸附剂、中部紫外灯管和外侧负载光催化剂的活性炭纤维网以及滤筒上下盖板和内部支撑板。本发明净化组件为滤筒式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紫外光的利用效率和与废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大风量低浓度的酸性废气和有机废气混合废气的高效净化,同时将吸附和催化进行有效耦合,实现吸附材料的原位再生,有效的降低了危废的产生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89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226366.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02 , B01D53/04 , B01D2257/708 , B01D2257/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害性废气中vocs的治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领域。一种毒害性废气中vocs的治理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由盘旋的气管和盘旋的冷却液管相互交织组成,所述的气管包括进气管和出气口,所述的冷却液管包括进液口和喷雾口,所述的喷雾口设置在远离进液口的一端,并且喷雾口朝向气管;通过冷却装置和吸附装置,先对气体进行冷却防止高温对吸附装置造成破坏,其次再进行吸附,吸附分为溶于水吸附和吸附材料吸附,从而进行彻底的吸附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