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密度的颗粒分离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85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80005719.2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一种用于便于依据密度进行颗粒分离的设备包括分离器,该分离器具有围绕旋转轴线并限定从输入端到轴向间隔的输出端的颗粒路径的内表面。内表面包括轴向间隔开的多个分隔器,分隔器具有各自的内部位置,至少部分地限定了各自的轴向间隔开的保持器,用于在分离器旋转期间收集颗粒。每个保持器均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入口,用于在操作期间流化保持器中的颗粒。分隔器包括第一对相邻分隔器和第二对相邻分隔器,第一对相邻分隔器比第二对相邻分隔器更靠近输入端,其中第一对相邻分隔器的第一分隔器斜率大于第二对相邻分隔器的第二分隔器斜率,以及其中第一分隔器斜率和第二分隔器斜率中的每个均为零或正。公开了其它系统、设备和方法。

    利用振动表面的离心选矿方法和装置和在其中使用的转子筒

    公开(公告)号:CN108697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2921.1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在离心选矿机中使用的转子筒,所述离心选矿机用于从包括液体和不同比重的微粒材料的液体浆体中分离出较高比重的微粒材料,其中转子筒的内表面具有向外倾斜的移动表面和在移动表面上方的捕获区,其中捕获区具有位于移动区径向外侧的大体竖直的环形壁,并且大体竖直的环形壁具有振动表面,振动表面适于被有选择地振动,以使位于捕获区内的与振动表面接触或相邻的微粒材料或浆体分层,从而允许较重精矿积聚在最靠近捕获区的壁的区域。振动表面可以是捕获区的连续的内部内衬,或者可以在捕获区中内部内衬的表面上设置单独的振动表面。振动运动可以由安装在每个振动表面径向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振动器提供。转子筒还可以包括多个弹簧,所述多个弹簧安装在振动器的外周并且各自被偏压以抵靠支撑振动器的外表面来抵消离心力,以使得在空心筒的旋转期间,每个振动器保持与振动表面接触。

    便于控制可折叠管中的流体或浆料移动

    公开(公告)号:CN118339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3823.X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可折叠管中的流体或浆料移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管。管包括:第一相对壁部分和第二相对壁部分,第一相对壁部分和第二相对壁部分具有周向变化的厚度,周向变化的厚度分别包括第一最大厚度和第二最大厚度,第一最大厚度和第二最大厚度设置在管的相对侧上;以及第三相对壁部分和第四相对壁部分,在第一相对壁部分和第二相对壁部分之间,第三相对壁部分和第四相对壁部分分别具有第三周向最小厚度和第四周向最小厚度,第三最小厚度和第四最小厚度设置在管的在第一最大厚度和第二最大厚度之间的中间附近的相对侧上;其中,第一相对壁部分和第二相对壁部分配置成与管接合器接合,以使管在第三最小厚度和第四最小厚度处折叠以密封管。公开了其它装置、系统和方法。

    从湿式焚烧炉底灰中回收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3412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80091362.7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公开了促进从输入的湿式焚烧炉底灰湿法回收高密度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密度分离器处接收所述输入的湿式焚烧炉底灰;通过第一密度分离器从所述输入的湿式焚烧炉底灰中按密度分离第一高密度湿式焚烧炉底灰和第一低密度湿式焚烧炉底灰;使所述第一低密度湿式焚烧炉底灰流至第二密度分离器;以及通过第二密度分离器从所述第一低密度湿式焚烧炉底灰中按密度分离第二高密度湿式焚烧炉底灰和第二低密度焚烧炉底灰。还公开了系统和装置。

    依据密度的颗粒分离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85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80005719.2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一种用于便于依据密度进行颗粒分离的设备包括分离器,该分离器具有围绕旋转轴线并限定从输入端到轴向间隔的输出端的颗粒路径的内表面。内表面包括轴向间隔开的多个分隔器,分隔器具有各自的内部位置,至少部分地限定了各自的轴向间隔开的保持器,用于在分离器旋转期间收集颗粒。每个保持器均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入口,用于在操作期间流化保持器中的颗粒。分隔器包括第一对相邻分隔器和第二对相邻分隔器,第一对相邻分隔器比第二对相邻分隔器更靠近输入端,其中第一对相邻分隔器的第一分隔器斜率大于第二对相邻分隔器的第二分隔器斜率,以及其中第一分隔器斜率和第二分隔器斜率中的每个均为零或正。公开了其它系统、设备和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