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2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20670.X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相位完美匹配的高效二次谐波产生效率的非线性光学结构,包括基频波谐振结构、非线性光学层、二次谐波反射结构和衬底;基频波谐振结构用于在入射基频波长处产生电磁场局域增强,并通过优化电场相位分布实现相位匹配条件;非线性光学层用于基频波向二次谐波的频率转换,并调控谐波辐射能力和相位调控;二次谐波反射结构用于控制二次谐波的耦出;旋转非线性光学层可以调节辐射二次谐波的相位特性,以实现谐波场的相位完美匹配;该相位完美匹配的高效二次谐波产生效率的非线性光学结构通过合理的光学薄膜堆叠和相位匹配技术,实现相位匹配条件的精确控制,确保二次谐波的高效耦出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7374.5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1/25 , G01J3/28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猪肉制品掺假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获取掺假不同浓度κ‑卡拉胶猪肉制品高光谱图像信息;通过相关软件对采集到的高光谱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待测猪肉制品的高光谱图像并绘制对应的光谱图;基于对比数据和样品数据进行分析。该系统包括:训练集构建模块、网络训练模块和输出模块。本方案对样品的制备要求不高,具有无损、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成分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63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927375.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H10F71/00 , H10F30/21 , H10F77/1223 , C30B25/10 , C30B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束外延的硅掺杂镓甚长波红外探测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衬底放入MBE腔体内,控制腔体内真空低于1×10‑10Torr,将衬底加热至940‑960℃后,保持28‑32min,然后将衬底温度降低至550‑570℃,设置Ga源温度为680‑700℃,调节硅源的电子束流为#imgabs0#打开硅源电子束挡板和Ga源挡板,生长吸收层;在吸收层外延结束后,衬底温度升高80‑100℃,在此期间保持硅源电子束流不变,生长900‑1100s后,停止生长,将外延片送入缓冲腔体,等待生长腔体的真空低于1×10‑10Torr,再送入生长腔体进行阻挡层生长。本发明通过控制生长束流、生长温度、阻挡层的生长方式,实现阻挡杂质带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2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591519.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片组装的三维纳米花状钛基普鲁士蓝类似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亚铁氰化钾的水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冰醋酸/乙醇溶液,混合后再进行水浴加热,最后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即得到三维纳米花状钛基普鲁士蓝类似物电极材料。本发明的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操作简单,该电池正极材料为二维纳米片组装成的花状结构,不仅可确保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还能有效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变化,从而显著提高充放电循环性能和离子迁移速率。将制得的电池正极材料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较高,相较于纳米粒状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097222.6
申请日:2021-09-18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包括注水腔壁、注水前置板、底板、遮盖板、密封螺栓和裂隙盒;注水腔壁的注水口与其内部空间导通;注水前置板与注水腔壁的一端口密封连接;底板上设有穿孔和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围绕穿孔的周侧外布置并设有防水圈,防水圈夹持于环形凹槽与注水腔壁的另一端口之间;遮盖板遮盖穿孔,遮盖板与底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密封螺栓用于调节注水腔壁与底板之间的松紧度;裂隙盒的内壁设有多条间隙槽,裂隙盒的一端口与穿孔密封连接,另一端口设有可拆卸的盒盖,盒盖上设有注浆孔和出气孔;此方案的实验简单明了,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直观得知堵水材料堵水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0434.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D01F9/08 , C01B33/157 , C01B33/14 , D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磷酸钾和磷酸镁诱导生成方石英气凝胶的方法。本发明先在四甲氧基硅烷(TMOS)水解液中引入磷酸钾或磷酸镁制备出透明的SiO2气凝胶,随后经过离心纺丝和烧结处理,获得具有晶态结构和纤维结构的方石英微纳纤维气凝胶。该方法利用金属诱导晶化机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实现非晶态SiO2向方石英晶态的部分转化,生成的气凝胶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该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且能在较低温度实现SiO2晶化,满足高性能纤维气凝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3812.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穿刺装置,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托手架,所述托手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表面转动连接有阻尼转动杆,所述阻尼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半筒,所述导向半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外套管,通过可调整高度与角度的导向半筒能够对穿刺入人体的外套筒进行支撑,避免外套筒弯折影响后续的使用,且与导向半筒对向位移的压迫块在穿刺结束后能够下降对穿刺伤口处进行压迫,使伤口压迫止血,减少医护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7571.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阻断型辅助换流器的DRU系统及其启动方法,DRU系统包括岸上换流器、海上整流器、海上辅助换流器;启动方法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激活岸上换流器控制系统,阻断型辅助换流器采用V/f控制策略,建立海上交流电网;触发斩波电路,利用零电流切换技术安全断开断路器;海上风电场退出低电压穿越模式,DRU系统启动完成;本发明通过引入阻断型辅助换流器,结合DRU和主换流器,实现风场的黑启动和稳定运行;而且本发明具有快速响应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在启动阶段迅速建立交流电压,并为风电机组提供所需的启动能量;本发明的辅助换流器还能在风场正常运行时提供无功功率支持和谐波抑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9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503520.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8L75/06 , C08J5/18 , C08K5/01 , C08K5/07 , C08G18/66 , C08G18/32 , C08G18/42 , C08G18/76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力刺激响应室温磷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机械力可逆响应磷光功能的稠环化合物与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特定结构的有机磷光分子和聚氨酯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得一种可以随承受压强增加,室温磷光增强、寿命延长的聚氨酯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磷光发射强度和寿命长度与承受的压强呈正相关关系,在材料受到压力前后,磷光发射从受压前几乎肉眼不可见,转变为受压后明亮的磷光发射,卸去压力后,磷光发射又恢复到肉眼不可见水平。同时,该复合材料以聚氨酯作为基底,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形变回复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压力传感以及信息存储和加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2651.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9改进的高精度红外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公开的热数据集作为目标检测图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YOLO训练格式,得到训练集;基于YOLOv9基础框架,引入SDI模块、DySample动态采样器和MPDIoU损失函数,构建红外目标检测模型;将所述训练集输入至所述红外目标检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红外目标检测模型;将待测图像输入至所述训练完成的红外目标检测模型,输出红外目标检测结果。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提高针对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