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7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15376.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01J35/33 , B01J35/56 , B01J35/50 , B01J27/043 , B01J35/61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树状双金属硫化物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电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制备的松树状双金属硫化物电催化材料为FeCoS/NF,为三维松树状立体结构,本发明在制备FeCoS/NF时,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将FeCoOOH/NF负载在NF上。随后通过有机配体与Fe3+离子结合,将普鲁士蓝类似物纳米球限域生长在FeCoOOH纳米片之间;最后通过水热硫化法制得FeCoS/NF,该催化剂不仅具有固有的高导电性和大的活性表面积,而且通过不同价带之间的电子交换为电子在相表面上的运动提供了通道,从而产生更高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的电催化材料具有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大的电化学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推广应用,在工业上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15301.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04 , C25B11/065 , C25B11/0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掺杂的镍硫化合物与支撑体的复合材料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水热和高温退火处理法在片状支撑体上制备过渡金属掺杂的镍氧化合物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过渡金属掺杂的镍氧化合物前驱体进行原位硫化,得到过渡金属掺杂的镍硫化合物与支撑体的复合材料催化电极。本发明提供了多种高性能的碱性催化电极,方法原料成本较低,制备的电解水催化剂可用于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同时,由于该材料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其在储能与转换、传感器以及光催化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4055.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1G53/00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62 , C01B19/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尖晶石@Na2SeO3结构的富锂锰基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亚硒酸钠混合并研磨,在氩气环境下煅烧后,得到具有尖晶石@Na2SeO3结构的富锂锰基材料。该方法可使表面的Se4+发生还原反应,引发材料表面的Mn4+被还原为Mn3+,Mn3+使得材料表面形成尖晶石结构;Na2SeO3包覆层可以在材料表面产生丰富的氧空位,有效地抑制循环过程中不稳定的氧释放并保护活性材料免受电解液的腐蚀;作为原位尖晶石相可以提供三维锂离子传输通道,从而有效地加速锂离子的传输,使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6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26928.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薄膜阴极材料、制备方法及柔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在基底上制备阴极薄膜;在阴极薄膜的表面制备薄膜保护层;阴极薄膜的材料为LiNi1‑x‑yCoxMnyO2材料;保护层为Li3PO4、LiPON或ZnO。该方法获得的薄膜阴极材料微观粒径小且均匀,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电容量;通过在阴极薄膜表面沉积一层均匀分布的纳米厚保护膜,可以分离NCM和电解质之间的直接接触,抑制Mn溶解的副反应;该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对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39972.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D01F9/22 , D01F1/10 , D01F9/21 , D01F9/26 , H01M4/04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MFP/CNF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将锂源物质、锰源物质、铁源物质、磷酸根源物质和高分子聚合物加入有机溶剂中得到纺丝液,对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依次进行预热氧化和碳化处理,得到LMFP/CNF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磷酸根源包括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磷酸、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方法使高分子聚合物对活性物质进行覆盖,使活性材料表面形成连续的碳涂层;该复合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42507.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分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柱[n]芳烃衍生物‑DCOIT缓释超分子自组装体、应用及制备方法。该超分子自组装体以柱[n]芳烃衍生物为分子载体负载DCOIT,作为载体的柱[n]芳烃能够与DCOIT通过π···CH2间的氢键作用形成超分子组装体,两者主客体络合作用强,柱[n]芳烃衍生物可有效控制DCOIT的缓释;该超分子自组装体安全性好、稳定性好、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应用领域广泛;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利于进行产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75149.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31 , C25B11/065 , C25B11/061 ,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双金属/介孔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镍钴双金属/介孔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预处理后的泡沫镍为基底,以氧化石墨烯溶液为溶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介孔石墨烯@泡沫镍;步骤2:将所述步骤1制得的介孔石墨烯@泡沫镍与氮源、钴源、镍源进行水热反应,制得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介孔石墨烯@泡沫镍;步骤3:将所述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介孔石墨烯@泡沫镍与磷源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高温煅烧,获得镍钴双金属磷化物/介孔石墨烯@泡沫镍。其制备方法简便,且制得的镍钴双金属磷化物/介孔石墨烯@泡沫镍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大的电化学表面积,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8473.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阴阳离子掺杂改性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氟源、络合剂制备改性富锂锰基前驱体,采用改性富锂锰基前驱体与锂源制备得到阴阳离子共掺杂型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金属盐溶液中含有锰盐、镍盐、铝盐。该方法通过掺杂Al和F,有效降低了电压衰减,提升了材料的长循环性能,改进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另外有效抑制锂镍阳离子混排,从而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3645.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金属的绿色高效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将待处理的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采用磷脂酰胆碱基界面活性分离法分离,得到铝箔和第一正极活性材料;(2)煅烧;(3)浸出:采用深层共晶溶剂对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进行浸出处理,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4)回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绿色回收技术,即“磷脂酰胆碱辅助深层共晶溶剂‑柠檬酸协同体系”,用于高效回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贵重金属;该方法利用磷脂酰酰胆碱的界面活性、深层共晶溶剂的强溶解性,以及柠檬酸在反萃取和沉淀过程中的双重功能,实现了对废旧电池中锂、镍、钴等金属的高效率分离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75479.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95 , C25B11/03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全水分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硫聚合物插层的铁镍钴三金属氧化物与支撑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水热法在支撑体上制备针状的层状NiCo双过渡金属氢氧化物;2)通过水热法将层状NiCo双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转化为NiCo普鲁士蓝类似物立方体;3)将步骤2)得到的材料进行煅烧,得到NiCoFeOx、NiCoOx和支撑体的复合材料;4)通过多硫聚合物插层法对NiCoFeOx、NiCoOx进行插层,得到多硫聚合物插层的铁镍钴三金属氧化物与支撑体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析氧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