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48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91619.9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超声‑砂磨耦合剥离辉钼矿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辉钼矿微粉分散于剥离溶剂中形成悬浮液;2)将分散剂、剥离助剂溶解于步骤1)的悬浮液中超声分散;3)步骤2)超声分散后的悬浮液同时在超声、砂磨耦合作用下连续剥离得到二硫化钼纳米片。本发明设计的“砂磨‑超声”耦合剥离新方法剥离辉钼矿微粉大规模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实现从天然矿物到高性能功能材料的绿色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5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39788.6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多级结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WO3纳米片作为基体,WO3纳米片上负载有第二相金属氧化物,第二相金属氧化物为Fe2O3、In2O3、SnO2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相金属氧化物在WO3纳米片上呈大小为3—25 nm的颗粒状。本发明的复合多级结构气敏材料负载在WO3纳米片上的第二相金属氧化物的颗粒形貌规则,粒度均匀性易控制,该气敏材料的大规模可重复性好、比表面积高、径厚比高、分散性良好,能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29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8129.9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9 , C04B35/64 , C04B2235/6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先驱体陶瓷微波后处理改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聚硅氮烷先驱体与热固剂混合;2)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10~200℃进行热固化;3)在氮气保护下,在管式炉中于1000℃热解4h;4)在氮气保护下,利用微波升温至1000℃,保温30min,冷却,即得。现有技术中,通过常规加热对聚合物先驱体改性,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会导致基体不同程度地结晶。而陶瓷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和电性能,很大程度地依赖于陶瓷的非晶基体,不同程度的结晶化往往导致产品的性能受到影响。由此我们提出利用微波来对PDC进行快低温速改性,使材料在性能有很大提升的同时保持基体的非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29356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44234.1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氧化锌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锌盐、尿素为反应原料,先在模板剂柠檬酸钠的作用下水热反应生成前驱体碳酸锌,碳酸锌在温度400~600℃下保温煅烧4~6小时,得到分散性良好、形貌呈片状多孔的纳米氧化锌颗粒,该颗粒粒径大小为2~10μm,厚度0.2~1μm,孔径50~300nm,可广泛应用于气敏、催化、压敏电阻及电磁吸收等方面。本发明采用结合水热法和煅烧法制备片状多孔纳米氧化锌颗粒,其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其中片状的厚度以及孔径的大小可调,能实现对气敏、电磁吸收等特性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4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3103.4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5831 , C04B35/81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剂、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结合剂为金属-陶瓷结合剂,兼具金属结合剂和陶瓷结合剂的优点,将其应用在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中时,在烧结过程中,铝粉充当金属结合剂的角色,到达高温阶段,Al-B4C-C之间发生反应生成Al3BC3陶瓷相,克服了金属结合剂的缺点;同时,生成Al3BC3陶瓷相形态为板条状或柱状,配合SiC晶须的添加,有很好的增韧效果,解决了陶瓷结合剂韧性差的难题;而且Al-B4C-C间发生反应放热也能促进烧结。本发明制备的聚晶cBN刀具,其弯曲强度可达350-450MPa,硬度可达45-55GPa。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490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51068.X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ZrO2陶瓷的微波烧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纯ZrO2粉体为原料制成生坯,置于辅助加热与保温联合装置中,并将其一同放入微波谐振腔内;2)开启微波源,在低温阶段以快速升温至排湿结束,后慢速升温至反射功率稳定,后维持升温速度20~30℃/min至烧结温度,保温10~30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的微波烧结方法,采用纯氧化锆粉体为原料制备m-ZrO2陶瓷,未添加任何稳定剂;所得m-ZrO2陶瓷的致密度为99%以上,硬度为4.0GPa以上,无开裂,符合m-ZrO2陶瓷的使用要求;烧结时间短,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1345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022660.X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8 , B22F1/025 , B22F3/14 , B22F2999/00 , C22C33/02 , C22C33/0292 , B22F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包裹SiC复合粉体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Ni包裹SiC复合粉体2%~18%、铁82~98%。本发明的Ni包裹SiC复合粉体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在碳化硅颗粒表面包裹Ni作为过渡层,Ni过渡层和SiC颗粒具有较好的界面亲和性,改善了碳化硅颗粒增强相与铁基体的界面结合和分散均匀性,而且Ni过渡层可以避免多个SiC颗粒团聚时的直接面接触;Ni过渡层和基体Fe形成的Ni-Fe合金相可以阻止或延迟SiC/Fe界面固相反应中反应物原子的相互扩散,有效抑制硬脆的硅铁化物的生成,从而使复合材料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及性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2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447194.6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B01J2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AgCl混杂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硝酸银、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还原性溶剂中制得混合液,将氯化钠溶于还原性溶剂中形成氯化钠溶液;(2)在超声作用下,向步骤(1)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20-40min制得Ag/AgCl的悬浮液;(3)Ag/AgCl的悬浮液后处理得Ag/AgCl混杂光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重复性好、适合于规模制备、产品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8579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53995.1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596 , C04B35/14 , C04B35/622 , H01Q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透波隔热功能一体化SiO2-Si3N4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8-0.1W/m·K,介电常数ε=2.5~8、介电损耗tgδ
-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2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47194.6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B01J2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AgCl混杂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硝酸银、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还原性溶剂中制得混合液,将氯化钠溶于还原性溶剂中形成氯化钠溶液;(2)在超声作用下,向步骤(1)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反应20-40min制得Ag/AgCl的悬浮液;(3)Ag/AgCl的悬浮液后处理得Ag/AgCl混杂光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重复性好、适合于规模制备、产品性能优异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