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
    8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790533.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极化天线剖面较高的技术问题,包括由四个对称振子组成并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的辐射体、上下层叠的上表面印制有多个人工磁导体AMC单元的第一介质基板,和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的第二介质基板;对称振子的对称轴线上设置有T型开槽;人工磁导体AMC单元采用四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其每条边上蚀刻有T型缝隙,中心位置蚀刻有由直线型缝隙和半圆形缝隙组成的四个复合缝隙。

    基于多自适应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的天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0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80364.3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自适应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的天线设计方法,本发明在传统代理辅助进化算法的框架中,自适应调整每种变异算子被选择概率,为子代个体单独构建代理模型,加入子代解质量判定操作,利用数据库动态增量确定电磁仿真的个体数量。本发明能更好的平衡算法的探索与开发能力,减小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减少拟合时间和无用解的仿真次数,进一步提高优化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种天线结构,在使用多自适应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后都得到了所需的天线性能。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天线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811295554.3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天线综合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耗时长且所得峰值副瓣电平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包括:1)初始化参数,并计算直线阵差方向图及峰值副瓣电平;2)优化差方向图并求优化后的差方向图激励;3)判断峰值副瓣电平是否小于初始化中的约束值,对优化后的直线阵分组,得子阵划分方式与每个子阵中阵因子单元数,并由优化后的差方向图激励求子阵激励;4)更新差方向图激励和迭代次数,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大于初始化的最大迭代次数,得到3)中的结果。本发明通过两种算法对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进行天线综合,提高了综合速度,且能得到更低峰值副瓣电平,可用于对单脉冲直线阵列天线的设计。

    基于多极子与幅度项补偿的线阵天线近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65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61595.2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极子与幅度项补偿的线阵天线近场测量方法,实现步骤为:获取线性阵列天线三个工作频率点的近场电场信号;构建近场多极子模型和远场点模型;获取近场多极子展开系数向量;获取远场电场信号向量;对中心工作频率远场电场信号向量进行幅度项补偿;获取线性阵列天线单切面的近场测量结果。本发明在获取线阵天线近场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将所得的差分远场电场信号向量对中心工作频率远场电场信号向量进行幅度项补偿,以获取补偿后的单切面远场电场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将二维问题中的多极子展开直接用于二维简化的三维问题的测量中导致的外推远场电场信号幅度项误差较大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

    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0533.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极化天线剖面较高的技术问题,包括由四个对称振子组成并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的辐射体、上下层叠的上表面印制有多个人工磁导体AMC单元的第一介质基板,和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的第二介质基板;对称振子的对称轴线上设置有T型开槽;人工磁导体AMC单元采用四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其每条边上蚀刻有T型缝隙,中心位置蚀刻有由直线型缝隙和半圆形缝隙组成的四个复合缝隙。

    基于神经网络的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969899.8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实现步骤为,构建赋形反射面天线模型、重力变形模型以及吻合面模型,计算赋形反射面天线重力变形模型上的每个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生成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获取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结果。本发明避免了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距离逼近的方法求解重力变形模型上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避免了单位法向量近似相等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天线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宽带小型化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067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296540.9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六边形单元的宽带高增益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天线,其包括上层中下三层介质基板(2,4,7),且通过低介电常数尼龙框(9)固定为一体。该上层介质基板的上下分别为上反射表面(1)和下反射表面(3),三者形成部分反射表面结构;该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为寄生贴片(5),两者形成辐射体;该底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为金属地板(6),下表面为渐变型微带馈线(8),三者形成馈源,该部分上下反射表面(1,3)均采用周期性排列的正六边形单元,这些单元沿着正六边形三条相邻边的中垂线方向排列;金属地板上刻有两条用于拓宽阻抗带宽的矩形缝隙。本发明拓宽了天线的带宽,提高了增益,可用于卫星通信以及雷达系统。

    低剖面宽带全金属传输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9095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074622.9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剖面宽带全金属传输阵天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剖面高、带宽窄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传输阵天线包括有周期性排布的金属腔体单元组成的传输阵面,金属腔体单元的上下两层均开有“I”形缝隙,还包括有宽带金属极化旋转反射单元组成的反射阵面和馈源,宽带金属极化旋转反射单元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金属斜槽实现宽带极化旋转特性。本发明通过金属腔体单元和宽带金属极化旋转反射单元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金属传输阵天线,有效降低了天线剖面,拓宽了工作带宽。全金属折叠技术,避免了多层介质板的使用,降低了传输阵天线的剖面和制造成本,使得全金属传输阵天线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基于神经网络的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69899.8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实现步骤为,构建赋形反射面天线模型、重力变形模型以及吻合面模型,计算赋形反射面天线重力变形模型上的每个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生成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获取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结果。本发明避免了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距离逼近的方法求解重力变形模型上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避免了单位法向量近似相等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天线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方形半环馈电的超表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50591.9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形半环馈电的超表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印制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地板和上表面的超表面贴片;超表面贴片包括多个周期性排布的正方形金属贴片,其中心位置蚀刻有间隔缝,该间隔缝中印制有矩形金属贴片,矩形金属贴片与金属地板通过第一金属化过孔连接,该矩形金属贴片通过穿过金属地板上的预留孔的第二金属化过孔与SMA内导体连接,依次连接的第二金属化过孔、矩形金属贴片和第一金属化过孔形成方形半环型结构,弥补了现有技术地板不完整所导致地前后比低的缺陷,且使用单层超表面结构的前提下,不仅降低了天线的剖面高度,并进一步的拓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使得天线更加符合当今通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