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277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92364.9
申请日:2018-10-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母线排弯折模具,具有下固定座、上固定座、成型模件、顶杆、下固定部件、上固定部件、销轴,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承力部件,本发明中,通过成型模件的凸出部件与V型槽配合形成规则的、精确的弯折角度及相邻近距离的弯折角的实现;通过改进上固定座来实现重量的减轻。本申请相比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成型角度更精确、弯折角可以相近较近。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90309.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不确定条件下谐波谐振严重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谐波谐振分析技术领域,方法为:对配电网各节点进行频率扫描,获取对应的谐波阻抗矩阵;通过确定谐波阻抗矩阵与谐振频率指标和谐波谐振放大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谐波谐振评估模型;将谐波谐振放大指标的方差分解成各不确定分量组合;采用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配电网中各不确定分量对谐波谐振放大指标影响,进而获取不确定分量条件下谐波谐振的严重性评估。解决了现有采用模态分析法处理配电系统谐波谐振问题时,无法量化各频率谐振的传播方式以及影响面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0045.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野 , 尚磊 , 顾泰宇 , 王波 , 范维 , 原亚雷 , 云阳 , 杜威 , 刘飞 , 廖森林 , 李振 , 周桂平 , 郑舒 , 赵洁 , 刘承锡 , 朱义东 , 胡大伟 , 史可鉴 , 崔征 , 刘云松 , 慕小斌 , 代子阔 , 王阳 , 邢宇涵 , 王智博 , 王汀 , 李海峰 , 李斌 , 陈强
Abstract: 分布式光伏接入下配电系统的谐振识别抑制方法及系统,模态阻抗极大值对应的频率为谐振频率点,总响应指数最大值对应的元件为谐振关键元件,谐振关键元件在谐振频率点的模态阻抗为谐振阻抗;获取逆变器并网点的电流谐波分量和电压谐波分量、以及逆变器的滤波电感;利用谐振阻抗和逆变器的滤波电感,基于电流控制器的控制系数,计算逆变器的等效导纳;利用逆变器的等效导纳和并网点的电压谐波分量计算电流控制指令值的谐波分量;电流控制器根据电流控制指令值的谐波分量与逆变器并网点的电流谐波分量的差值,输出的并网点电压指令值与并网点的电压谐波分量的和,为逆变器桥臂电压的谐波分量并输入至驱动电路以获得触发脉冲信号,对谐振进行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7688.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忠 , 李泰 , 田旭 , 邹欣 , 程晓磊 , 张艳浩 , 申帅华 , 荆雪记 , 孙攀磊 , 芦开平 , 郝俊芳 , 曹森 , 苏进国 , 李艳梅 , 胡永昌 , 肖龙 , 鲁庆华 , 李玉龙 , 毛丽娜 , 曹清易 , 杨海林 , 刘飞 , 梁国勇 , 刘联涛 , 傅诗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LCC无功功率控制方法、介质、控制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换流变压器功率升降完成后且换流器控制角越限时,根据换流器的控制角和控制角参考值之差得到无功功率调制量,将所述无功功率调制量作为最终SVG无功功率参考值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角在送端为触发角,在受端为熄弧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同工况下,SLCC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的变化量比常规LCC大,使得在升降功率完成后,分接开关可能在两个相邻档位上反复动作导致换流变压器故障率增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3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35854.0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Inventor: 杜涛 , 张杰 , 张爱芳 , 姚俊 , 朱晔 , 孟刚 , 李玉强 , 王伟 , 刘飞 , 刘启 , 张鑫 , 陈柏阳 , 刘俊 , 杨洋 , 耿浩天 , 李智 , 曾垂辉 , 谢俊 , 程燕军 , 苏仁斌
IPC: H01M8/0273 , H01M8/18 , H01M8/24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钒电池防漏框架及使用该钒电池防漏框架的电堆。通过防漏框架集成了进液板、端板、导体引出的功能,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堆程序,有助于电堆工业化生产,还减少人工工作量和人工成本。同时,本发明将钒电池片集成在一个外框架内部,提高了钒电池的可靠性,保证了运输过程钒电池的稳定性,也解决了电堆长期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漏液问题。适用于片状钒电池电堆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220583.3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平山县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运维检修梯,包括外梯和内梯,外梯和外梯均为半圆形,外梯与内梯轴线相同,内梯直径小于外梯,内梯滑动连接在外梯内侧,内梯围绕内梯轴线移动。本申请将外梯和内梯形成环形梯后,外梯和内梯底部首先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面,其次外梯和内梯形成环形梯后不与电线杆形成接触位置的同时环形梯可以有效防止发生倾倒的情况,由于外梯和内梯底部具有稳定支撑且不会倾倒,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难以带动外梯和内梯进行移动;本申请在有效解决目前梯子在使用时不牢固问题的同时,在对电线杆上电缆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沿环形梯围绕电线杆作圆周移动,方便进行多位置检测且不用移动外梯和内梯。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0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99690.1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铭群 , 蒋维勇 , 李晖 , 索之闻 , 田旭 , 刘增训 , 王菲 , 王智冬 , 拾扬 , 邱威 , 刘飞 , 张桂红 , 刘联涛 , 许德操 , 刘庆彪 , 李红霞 , 邹欣 , 陈启超 , 李俊霖 , 高得力 , 傅诗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抑制交流短路电流的柔直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检测交流系统电压跌落程度,根据检测结果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式由常规控制模式切换为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模式;在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模式中,确定故障期间运行模式是有功电流优先控制还是无功电流优先控制,并分别确定流入换流器的剩余通流能力和最大通流能力,确定柔直换流器电流内环的dq轴电流指令值;根据所选电流运行模式修改柔直换流器电流内环参数,判断交流系统电压是否恢复,由判断结果确定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式。本发明通过主动抑制的方式起到降低系统短路电流的目标,可为实际电网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能在电力系统输配电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5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1245.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维修用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下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短杆,所述第一短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短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上端贯穿箱体的上端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电机不仅可以对多个绝缘子进行检修,同时可以实现故障检测装置上升分离,下降相聚,方便不使用时携带,且降低了占据的体积,且可以实现箱体的移动,无需人工人员推动,检测更加安全。适用于变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132487.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永辉 , 王黎明 , 喻伟 , 李平 , 李新家 , 管诗骈 , 熊政 , 赵勇 , 刘飞 , 汪梦余 , 刘述波 , 戚文君 , 戴成涛 , 徐博 , 戴炀 , 张鸿鸣 , 査满霞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负荷突变同步的低压配电箱用户相位大数据辨识方法,首先用电信息采集器对三相电流值进行周期采样和保存;用电信息采集器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单相电能表上传的“电流突变同步检查”通信报文,则分别计算出三相电流变化值;分析A相、B相和C相三相电流变化值,得到单相电能表的相位信息。本发明能够在不停电的前提下,实现低压配电台区用户单相表的相位信息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848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172661.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11/58 , F24F11/62 , F24F11/46 , F24F1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工空调柔性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根据非工空调参与调控的方式和典型楼宇的特征,制定了最大限负荷策略、最佳舒适度策略和限负荷与舒适度平衡策略3种用户侧运行策略,旨在平衡用户侧舒适度与最大限度降低负荷容量。同时通过建立非工空调负荷控制主站系统,搭建主站系统与用户侧的通信网络,实现需求响应终端和负荷控制主站实现数据交互,进而达到非工空调柔性负荷控制的目标,有效减少区域用电尖峰,提升区域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