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25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0818.3

    申请日:2016-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F24F11/30 F24F11/83 F24F11/84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所述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塔、至少一个冷却泵、至少一个冷机以及至少一个冷冻泵;所述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分别由相应的冷却塔模块控制器、冷却泵模块控制器、冷机模块控制器以及冷冻泵模块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塔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却总管控制器相连,所述冷机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冻总管控制器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系统形式和设备数量,简化系统的开发过程,并提高中央空调冷站的运行效率。

    热水型热泵系统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32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7537.9

    申请日:2016-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4/02 F24H9/2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水型热泵系统。该热水型热泵系统包括热源水管路(1)、用户水管路(2)、第一工质循环系统(3)、第二工质循环系统(4)以及换热器(5),第一工质循环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机(6)、第一冷凝器(7)和第一蒸发器机(9)、第二冷凝器(10)和第二蒸发器(11),热源水管路(1)依次经过第一蒸发器(8)、换热器(5)和第二蒸发器(11)换热,用户水管路(2)经过第一冷凝器(7)、换热器(5)和第二冷凝器(10)换热。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型热泵系统,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热源水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8),第二工质循环系统(4)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

    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1295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9701.0

    申请日:201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水泵集合中每台待控制水泵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中至少包括待控制水泵的水泵流量及扬程,水泵集合包括:多组待控制水泵组,每组待控制水泵组包含不同数量的待控制水泵;根据待控制水泵的水泵流量及扬程,获取每组待控制水泵组的运行功率;从多个运行功率中选择满足预定条件的目标运行功率,运行与目标运行功率对应的一组待控制水泵组。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采用现有的水泵控制方法所导致的系统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空调中冷冻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52119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56821.2

    申请日:2015-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F24F11/30 F24F11/64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中冷冻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目标末端设备的回风湿球温度和送风湿球温度的温度差;判断温度差是否处于预设温差范围;在判断出温度差处于预设温差范围时,维持冷冻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不变;在判断出温度差没有处于预设温差范围时,调节冷冻水系统的供水量或者供水温度,以使温度差处于预设温差范围。本发明解决了空调系统的冷水系统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冷水机组选型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469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123667.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水机组选型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任意一个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包括至少一个冷水机组;基于各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中包含的各冷水机组,以及各所述冷水机组对应的各典型工况的典型工况数据,计算获得各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在各典型工况下的综合能效比;所述冷水机组对应的典型工况的典型工况数据,包括:对冷水机组在所述典型工况下工作的监测数据,进行划分获得的第二预设份数的监测数据;基于各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在各典型工况下的综合能效比,从各初始冷水机组选型方案中确定目标冷水机组选型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获得最优的冷水机组选型方案。

    一种冷冻侧制冷结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37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986599.0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冻侧制冷结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建筑冷负荷变化较大、较快时,制冷系统加、减机控制需要反应时间,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室温出现较大起伏的技术问题。该冷冻侧制冷结构在冷冻供水总管路加设冷冻供水罐,冷冻回水总管路加设冷冻回水罐,结合阀门组件和水泵组件的控制,可以在开机过程利用支路循环起到低温、稳定供冷的作用;在建筑冷负荷变化较大、较快,而机组无法快速加减机控制反应时,可以起到缓冲、蓄冷的作用,来保证一些控制要求较高建筑达到稳定、高效、低温的供冷。解决常规空调系统机组加减机控制时无法快速控制流量、水温等因素,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室温失控等问题。

    一种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0032.8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中,表冷器的表冷器第一介质出口与冷水机组的机组第一介质入口连通,冷水机组的机组第一介质出口与表冷器的表冷器第一介质入口连通;冷水机组的机组第二介质出口与换热器的换热器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换热器的换热器第二介质出口与冷水机组的机组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换热器的换热器第三介质出口与再热器的再热器第三介质入口连通,再热器的再热器第三介质出口与热泵机组的热泵第三介质入口连通,热泵机组的热泵第三介质出口与换热器的换热器第三介质入口连通;热泵机组用于为冷水加热。空调系统具有耗能小,没有热污染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