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超薄抗弯曲承压胶带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9461187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415142.2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超薄抗弯曲承压胶带电缆,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后,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特别适用于临时展柜、摊位、办公等场所的供电。其结构分为编织压延导体、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构成。该电线具有高强度可有效防止重物碾压等机械损伤;结合超薄粘合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人员与运动物体的绊脚与拉扯;编织压延形导体有效防止电缆弯曲造成导体疲劳而断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9343821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415143.7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超薄绝缘胶带电线电缆,包括导体层、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和安全模块;所述导体层包括编织压延导体和光纤维;所述编织压延导体是以直径小于0.2mm的金属线编织后,经压延形成的编织带,压扁后的编织压延导体厚度不超过0.6mm;所述光纤维平行均匀密布围绕分布于编织压延导体四周;特别适用于临时展柜、摊位、办公等场所的供电。其结构分为编织压延导体、高强度绝缘护层、粘合层构成。该电线具有高强度可有效防止重物碾压等机械损伤;结合超薄粘合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人员与运动物体的绊脚与拉扯;编织压延形导体有效防止电缆弯曲造成导体疲劳而断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航空航天用综合电缆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6105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02824.3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综合电缆,包括聚乙烯纤维中心层以及依次绞合在所述聚乙烯纤维中心层外的55号轻型导线绞合线束、55号屏蔽轻型导线绞合线束、发泡同轴线,在绞合空隙填充芳纶纤维,在所述聚乙烯纤维中心层、55号轻型导线绞合线束、55号屏蔽轻型导线绞合线束、发泡同轴线、芳纶纤维组成的绞合体外再依次设有F4/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芳纶纤维层、导电布带层、半导电陶瓷化硅橡胶层、F4/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缆柔软、重量轻、高抗拉力、高抗电磁脉冲,同时综合具有电力传输、信号传输和数据传输的作用,并且能够在火焰燃烧中正常工作。

    中压预制成型分支电缆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6102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02818.8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预制成型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电缆以及与其连接的分支电缆,所述主干电缆及分支电缆其结构从内到外分为:紧压铜导体线芯、半导电导体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半导电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以及聚氯乙烯外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实施方便,电缆安全性能高,用于超高层建筑用中压电力电缆、大跨距海底隧道用中压电力电缆等需要分支的特殊场合。

    一种热阻自保护电缆及包含所述电缆的供电自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07070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90998.9

    申请日:2015-02-10

    Inventor: 王振金 刘瑞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阻自保护电缆及包含所述电缆的供电自保护装置,热阻自保护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热敏控制层和动力线层,所述热敏控制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铜导体层、热敏电阻层、导热绝缘硅橡胶层,所述铜导体层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铜导体,动力线层设置在导热绝缘硅橡胶层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在主动力缆芯中心放置热敏控制层,热敏控制层与副电源、警示灯、继电器构成检测回路,当动力线过载、短路或损伤时其温度超过正常运行温度,热敏控制层的NTC热敏电阻阻值直线下降形成导体,热敏控制层的两根铜导体接通,控制回路连通产生电信号,警示灯进行报警,继电器闭合,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切断动力线与外接电源的连接以保证安全。

    一种采矿设备用拖曳耐扭曲金属屏蔽软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3397732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515086.2

    申请日:2013-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矿设备用拖曳耐扭曲金属屏蔽软电缆,包括保护套、多根动力线芯、多根地线线芯、高强度纤维丝与多根控制线芯,所述的控制线芯由导体及包在其外侧的高弹性橡皮绝缘层和耐热薄型滑移带层组成,高弹性橡皮绝缘层位于导体和耐热薄型滑移带层之间;所述的动力线芯包括导体,导体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包有耐热半导体尼龙屏蔽带层、绝缘层、耐热半导体尼龙屏蔽带层及金属和纤维混合编织层,所述的地线线芯由导体及包在导体外的半导电弹性橡胶层组成;所述的保护套将多根动力线芯、多根地线线芯、高强度纤维丝与多根控制线芯外侧包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柔软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性能和抗扭曲性能,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一种高柔软性、抗压、抗拉同轴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17588466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630185.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柔软性、抗压、抗拉同轴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中心承力单元、第一层导体、绝缘层、第二层导体、内护套层、混合编织层及外护套层,所述中心承力单元采用棉绳外挤包PVC弹性体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柔软性、抗压、抗拉同轴电缆,采用中心做填充结构,外采用两层绞合导体,减小了中心导体的直径,从而减小了电缆整体外径;中心采用PVC弹性体挤包棉绳作中心承力单元,且采用钢丝、芳纶丝混合编织,解决了不能承受缠结、压力等问题;采用了PVC弹性体、TPE和TPV作护层,并且导体单丝小、节经比小、排布紧密,解决了电缆不能承受严重的弯曲的问题。

    一种超高温电缆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6567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256562.4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温电缆,包括从内至外的缆芯、屏蔽层、第一陶瓷硅橡胶层、第一石英丝编织层、第二陶瓷硅橡胶层、第二石英丝编织层、第三外陶瓷硅橡胶层、陶瓷化聚烯烃护套;所述缆芯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所述导线包括从内至外的铜导体、云母带层和陶瓷硅橡胶绝缘层;所述屏蔽层采用金属丝编织在缆芯外。石英丝编织层在陶瓷硅橡胶层中间起到“钢筋”作用,防止陶瓷硅橡胶在高温成壳时碎裂,本实用新型采用石英丝疏编的方式,目的是使编织层两侧的陶瓷硅橡胶层能够很好的粘连在一起;在缆芯外侧,石英丝编织层承受拉力,陶瓷硅橡胶层在硬化后承受压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电缆可耐1800度高温燃气流。

    一种防腐抗拉海上风力铝合金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1526565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698901.4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抗拉海上风力铝合金电缆,包括缆芯和由内到外包裹于缆芯的阻水层、加强层、内护套、外护套以及防腐层,所述缆芯由三根动力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导体、包裹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和包裹于绝缘层外部的金属编织层,本实用新型中的海上风力铝合金电缆外护层采用防腐层+外护层+内护层结构,三层结构之间紧密粘黏,具有很好的抗扭转、耐磨和防腐的性能,加上防水结构、耐低温材料以及加强层,本海上风力电缆具有防水、耐低温、耐磨、抗拉、耐腐蚀的特性,十分适用于海上强风环境。

    一种同心式绕包机压模座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9782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255931.8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心式绕包机压模座,包括带有过线空心主轴的连接法兰、盖板和导带架,所述导带架设置于连接法兰上,所述盖板安装在过线空心主轴上,所述盖板和连接法兰之间有包带,所述过线空心主轴靠近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过线空心主轴螺纹配合,所述盖板包括中心环和若干围绕中心环设置的挡板。通过挡板间的间隔便于使用者了解包带余料情况,可以有效避免生产过程出现跑带,漏包,带材耗尽,线还在继续往前走,继而导致返工的情况。或者出现提前取出余带、浪费材料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