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9457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15809.0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石墨烯和钴离子配位生成钴-功能石墨烯配合物,随后将得到的配合物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在氧化过程中,配合物对钴离子的慢释放速度有助于形成小粒径的纳米复合物。石墨烯片交织其中,形成了富有弹性的3D稳定框架,这避免了小尺寸带来的堆积,有利于催化过程中应力的释放,保证了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结构的稳定性。石墨烯的引入增加了催化的活性位点,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催化性能。p-型氧化钴和n-型功能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拼结,进一步改进了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6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1424.7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点荧光“猝灭-恢复”的碱性磷酸酶的灵敏检测方法。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的碳点毒性低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荧光性质。在高锰酸钾存在下,碳点荧光发生猝灭;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解产物抗坏血酸或对氨基苯酚能使猝灭的荧光重新得到恢复。利用ALP的高催化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荧光分析法实现了ALP的高灵敏检测。此方法原理新颖、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且避免了荧光猝灭法中虚假信号的干扰,为基于碳点的生物检测应用拓宽了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64737.0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上海知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作为电极的双网结构石墨烯/锂盐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材料与传统锂盐电极材料相比,具有在高倍率充电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比容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1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88654.1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以钛酸四丁酯、P123、叔丁醇配成钛源分散液,以二水醋酸锂、去离子水和叔丁醇配成锂源溶液,将混合的钛源分散液转移至微波反应器中微波加热至回流,滴入锂源溶液,待滴入完毕后继续反应1h,冷却,去除溶剂,然后干燥得到钛酸锂前驱体。得到的钛酸锂前驱体放置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800℃煅烧8h,得到钛酸锂电极材料。得到的钛酸锂电极材料与石墨烯以一定比例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均匀,去除溶剂,得到石墨烯/钛酸锂电极材料。将得到的活性材料、乙炔黑以及PVDF混匀均匀的在铝箔上面涂膜,制备得到纽扣电池电极片,最后在手套箱中组装半电池并对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将活性材料做成半电池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发现,石墨烯/钛酸锂在2C倍率下容量仍有130mAh/g,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能保持99%以上,相对于纯相钛酸锂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40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425506.3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用石墨烯/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属于电容制备技术领域。氧化石墨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支持电解质,超声振荡,进行恒电位电解,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将制得的石墨烯修饰电极放入含有镍盐、铝盐前驱体的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进行恒电位电解10秒,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本发明控制电位电解将石墨烯和双金属氢氧化物交替地电沉积于电极表面,不仅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沉积同时完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石墨烯的层厚度以及双金属氢氧化物粒子大小、分布密度的精确控制,而且材料的制备过程没有“三废”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58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8327.5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0/08 , G01N30/02 , C07D233/58 , C07C311/48 , C07C309/06 , C07C305/04
Abstract: 一种离子液体用于天然香料中酯类成分富集与测定的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包括(1)将微量进样器针尖插入离子液体液面之下,缓慢抽取一定体积的离子液体,然后将微量进样器固定于萃取瓶上方,缓慢降低活塞,在微量进样器的针尖处形成离子液体悬滴;(2)在萃取瓶中加入溶剂和溶液离子强度调节剂,再加入混合酯类化合物标准溶液或天然香料溶液,将步骤(1)制备好的离子液体悬滴置于萃取瓶的顶空处,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下萃取一段时间后,收回离子液体;(3)将微量进样器立即插入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样口,进行检测。本发明绿色环保,而且萃取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514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5271.X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检测铜离子的水溶性ZnxCd(1-x)S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该合成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溶有镉离子和锌离子的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半胱氨酸,制得Cd-Cys和Zn-Cys的混合溶液;b.用碱溶液调节该混合液pH值,冲入惰性气体除去混合液中的氧气;c.将硫化钠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电磁搅拌下反应,得水溶性ZnxCd(1-x)S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单纯的ZnS或者CdS更强的荧光强度,并且,其作为荧光探针对铜离子具有灵敏的选择性响应,检测限达到了1.0nM。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水体及蔬菜中铜离子的测定,具有满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68702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38923.7
申请日:2005-04-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C309/50 , C07C303/02 , C07C303/22 , G01N21/31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显色剂-1-(2,3,4-三羟基-4,5-二溴苯亚甲胺基)-8-羟基萘-3,6-二磺酸及制备方法与在测定微量硼的应用方法。显色剂的化学名称为:1-(2,3,4-三羟基-4,5-二溴苯亚甲胺基)-8-羟基萘-3,6-二磺酸。制备方法为:将三羟基苯甲醛在醋酸介质中与溴反应形成1,2,3-三羟基-4,5-二溴苯甲醛;采用在H-酸水溶液中,用盐酸调节溶液pH1.4-1.5,剧烈搅拌下缓慢加入2,3,4-三羟基-4,5-二溴苯甲醛,保持反应温度在30-40℃,加毕后静置16小时,过滤除去上层清液,剩余粘稠物中加入乙醇,过滤得粗品。粗品用50%乙醇水溶液洗涤至流出液为淡黄色为止得纯品。在该试剂对硼的光度分析中,以乙酸铵缓冲溶液为介质,形成硼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4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2.95×104L.mol-1.cm-1。该显色剂的分析方法测定硼时,具有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在食品、环境、冶金、日用化学工业等分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44743.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在检测葡萄糖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与电化学检测领域。本发明以五氧化二钽为载体,通过加入碳量子点并掺杂贵金属金制备双金属纳米材料Au/Ta‑BGQD,该材料与传统金纳米材料相比,对葡萄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与响应性。在此基础上,以该双金属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器对葡萄糖进行检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与操作简便的特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检测限(LOD)达到6.7×10‑9M,检测范围为2.0×10‑8M~1.0×10‑6M。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222847.0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测定氧乐果和啶虫脒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首先利用Asp‑Arg‑GQD作为还原剂、稳定剂和交联剂,将HAuCl4与Asp‑Arg‑GQD混合加热反应制得Au/Asp‑Arg‑GQD,然后氧乐果H1和啶虫脒H2混合后固定到金电极表面。氧乐果的适配体先与氧乐果H3碱基互补配对,接着加入氧乐果并将H3释放出来,加入修饰二茂铁探针和Au/Asp‑Arg‑GQD的H5。啶虫脒按照上述相同的步骤操作。最后将两混合液混合后滴于电极上,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用于同时测定氧乐果和啶虫脒。本发明所用材料制备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实现双组分同时测定。本发明所用材料制备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实现双组分同时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