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1752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217846.6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一种提高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抗冲击性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备可动体和固定体,所述可动体具备光学模块及保持架。光学模块具备从外壳的基板侧的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光学模块通过突出部与设置于保持架的内周缘的第一凹部的底面抵接,在光轴方向上被定位。固定体具备:壳体,其在-Z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向内周侧伸出的伸出部;第二罩,其从-Z方向即光轴方向的像侧固定于壳体并封闭设置于伸出部的内周侧的开口部。伸出部具备从光轴方向观察时与可动体重叠的止动部,至少包括止动部的区域粘接于第二罩。

    壳体及光学单元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15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180030.1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及光学单元,用简单的结构减小施加到柔性配线基板的负载。所述壳体将具备光学模块和一端连接于光学模块的柔性配线基板的可动单元保持为能够使光学模块摆动。所述壳体包括:保持架,能够与光学模块一起摆动并容纳光学模块;固定部,设置在保持架上并固定柔性配线基板;以及基座,设置在保持架上,且在比柔性配线基板上的固定于固定部的区域靠与所述一端之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使柔性配线基板顺沿的载置面,其中,基座以光学模块的摆动中心位于载置面的延长线上的结构设置。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232755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86161.6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能在与光轴正交的径向上小型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可动体(3),其具备摄像头模块(2)及围绕摄像头模块的保持架(10);万向架机构(4),其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以及固定体(5),其经由万向架机构支承可动体。万向架机构(4)具备万向架框架(70)和将可动体(3)及万向架框架连接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连接机构(71)。第一连接机构具备固定于保持架(10)的第一球体(33)和在万向架框架(70)上供第一球体接触的第一凹曲面(76c)。保持架及第一球体为金属制,在保持架和第一球体的第一接触部(36)设置有第一焊接痕(34)。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93079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817070.4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已消除零件的重复及功能的重复而使性能提高。在固定体(15)的内部,将活动体(16)摆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体(17)上而加以收容。在被摄体侧壳体(13)的开口部露出有透镜(18)。透镜(18)保持于活动体(16)所含的镜筒构件(19)上。构成活动体(16)的固持器(40)的筒部(40c)呈包围镜筒构件(19)的外周的形状。在镜筒构件(19)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在筒部(40c)的内周形成有嵌入于镜筒构件(19)的外螺纹的内螺纹。将镜筒构件(19)安装至固持器(40)是通过使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嵌合来进行,镜筒构件(19)是直接固定在固持器(40)上。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9254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606169.X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在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将柔性印刷基板牵绕成柔软性高并且省空间的配置。带滚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是将摄像元件(40)用的第一柔性印刷基板(810)以带滚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光轴(L)为中心,牵绕成沿光轴L方向以同一高度在圆周方向上卷绕大致一圈的形状。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卷绕的部分(连接部(813))中,圆周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光轴(L)方向上为同一高度。并且,关于滚动用磁驱动机构(70)用的第二柔性印刷基板(820)及摆动用磁驱动机构(600)用的第三柔性印刷基板(830),也卷绕成同样的形状。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43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80052355.6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可动体、固定体、以及将两者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部,其中,通过后装具有柔性配线基板的光学模块而使其容易组装。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具备:具有供光学模块3安装的被安装部5的可动体7;固定体9;以及将可动体7支承为相对于固定体9能够绕安装至被安装部5的状态的光学模块3的光轴L旋转的支承部11,可动体7具备固定从光学模块3引出的柔性配线基板13的可动体侧固定部15,固定体9具备固定柔性配线基板13的固定体侧固定部17,沿着固定体9的外周的区域C且可动体侧固定部15和固定体侧固定部17之间的部分D被设定为以将柔性配线基板13的厚度方向T设为与光轴方向Z正交的方向X、Y的姿势穿绕的区域。

    光学单元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3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50409.5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到光学模块中的散热的光学单元。光学单元包括:具备光学模块的可动体、和将可动体保持为能够位移的状态的固定体。可动体具有:设置于光学模块上的电路基板、和配置于光学模块的周围的至少一个散热部件。散热部件以能够热传导的方式与电路基板连接。散热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通过焊锡与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金属箔连接。光学单元还包括: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绕与光学模块的光轴方向交叉的第一轴线、和绕与光轴方向及第一轴线交叉的第二轴线,而驱动可动体。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由设置于可动体侧的磁体和设置于固定体侧的线圈构成。散热部件被构成为磁性体,散热部件在与光轴交叉的方向上配置于光学模块和磁体之间。

    光学单元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94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0750036.7

    申请日:2020-07-30

    Inventor: 须江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且能够在较宽的调节范围内朝向拍摄元件调节入射光束的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1)具备:基板(4),具有通过入射光束拍摄被拍摄体像的拍摄元件(41);反射部(2),使入射光束从自外部的入射方向(D1)向朝向拍摄元件(41)的反射方向(D2)反射;基板摆动机构(50),具有成对的第一磁体和第一线圈,以滚动轴(Ar)为基准使基板(4)摆动;以及反射部摆动机构(51),具有成对的第二磁体和第二线圈,以偏转轴(Ay)及俯仰轴(Ap)中的至少一方为基准使反射部(2)摆动。

    带摆动修正功能的天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907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875775.1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摆动控制天线的姿势的小型且廉价的带摆动修正功能的天线装置。该带摆动修正功能的天线装置具备:具有天线的可动体、固定体、支承可动体使可动体以天线的中心轴上的摆动支点为中心摆动自如的摆动支承机构、探测天线的因中心轴的倾斜引起的姿势的变化的姿势探测传感器、以及基于姿势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结果使可动体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具有设在可动体或固定体中的任一方的磁体和设在可动体或固定体中的任一另一方、与磁体对置并使驱动力作用在其与磁体之间的线圈,这些以对置状态形成组的磁体和线圈围绕摆动支点设有两组以上,并且,各组的磁体和线圈在与天线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对置。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2327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686161.6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能在与光轴正交的径向上小型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可动体(3),其具备摄像头模块(2)及围绕摄像头模块的保持架(10);万向架机构(4),其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以及固定体(5),其经由万向架机构支承可动体。万向架机构(4)具备万向架框架(70)和将可动体(3)及万向架框架连接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连接机构(71)。第一连接机构具备固定于保持架(10)的第一球体(33)和在万向架框架(70)上供第一球体接触的第一凹曲面(76c)。保持架及第一球体为金属制,在保持架和第一球体的第一接触部(36)设置有第一焊接痕(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