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579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21523.2
申请日:201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换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运行管理中心设备,用于对所辖区域内充换电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充换电和控制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运行管理中心设备相连,通过无线局域网和CAN总线与终端设备相连,用于对电池进行充换电、对充换电站进行控制以及识别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运行管理中心设备相连,用于提供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网络将分散孤立的终端设备和充换电设施相互联通,从而使得运行管理中心设备能够方便地获取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实现充换电系统对各个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进一步地,本发明还能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6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611185716.9
申请日:2016-12-20
Inventor: 梁刚 , 穆云飞 , 郭铁军 , 刘日堂 , 戚艳 , 王浩鸣 , 曹旌 , 郝毅 , 陈文福 , 刘琛 , 张亚颖 , 李丛林 , 林立鹏 , 梁伟 , 刘海鹏 , 张皓 , 窦洪波 , 刘崇伟 , 刘海波 , 刘晨 , 刘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供能系统互动能力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预测并得到分布式供能系统接入点所在母线第二天24小时的电负荷需求预测信息;(2)结合预测结果,确定分布式供能系统联络线并网点的电压越限时间段范围;(3)对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模式进行优选,在电压低于0.9pu或大于1.1pu出现的时段选用电压追踪模式,在电压正常范围内时选用经济最优模式;(4)对第二天实时配电网电压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判断控制后电压的运行范围是否满足系统运行需求。本发明有效提高并网点电压波动控制效果,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改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814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710693913.X
申请日:2017-08-14
IPC: B66F11/0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起重机吊篮,涉及起重机吊篮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起重机吊篮的位置难以精确控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起重机吊篮包括:吊篮筐,具有人员站立空间;第一方位调节器,其包括第一相对部、第二相对部以及调节所述第一相对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之间相对位置的第一操控部;其中,所述第一相对部与所述吊篮筐连接,所述第二相对部上具有起重机臂连接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位于吊篮筐内的施工人员距离施工位置较近,通过第一方位调节器自行的调节吊篮筐的位置,较通过通知起重机内驾驶员操控起重臂的调控方式,更加精准且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372083.X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多种终端监测功能的智能电能表,包括AD芯片、硬件测频模块、时钟脉冲模块、基础算法组件、算法应用组件,所述算法应用组件与所述基础算法组件相连,所述基础算法组件分别与所述AD芯片、所述硬件测频模块、所述时钟脉冲模块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将多功能融合智能监测终端划分为基础算法、算法应用两个独立的组件,将核心的基础算法与灵活多变的算法应用分离开来,确保核心计算不受复杂应用功能的影响;2.通过规范化设计两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接口,并在基础算法组件增加专用存储器以及数据缓存,确保算法应用组件在软件升级、或短暂软件失效后能够恢复,数据不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31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585916.1
申请日:2017-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向密封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灭弧室和断路器,导向密封结构包括压气缸和活塞筒,压气缸与活塞筒为间隙配合且之间设置有导向环,压气缸或活塞筒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环的安装槽,压气缸或活塞筒上还设置有连通安装槽和压气室的连通通道。分闸时,压气缸远离静触头,压缩压气室内的气体,气体压力升高,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压气室内高压气体通过连通通道进入安装槽中,推动导向环向外膨胀移动,与活塞筒内壁或者压气缸内壁接触,实现密封和导向作用。合闸时,压气缸靠近静触头,压气室容积变大,产生负压,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导向环紧贴在安装槽槽底,使压气缸和活塞筒之间保持一定的运动间隙,使得合闸无阻力,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367602.4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吕项羽 , 姚强 , 王鼎 , 樊士荣 , 田春光 , 李德鑫 , 王佳颖 , 常学飞 , 刘宸 , 王家尊 , 袁野 , 余达菲 , 苏阔 , 周宏伟 , 李成钢 , 高松 , 陈璟毅 , 孟涛 , 王鹤 , 刘畅 , 蔡丽霞 , 王长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储能系统提升调峰空间的风电消纳方法,在建立计及风火机组出力平滑约束和风电渗透率极限约束的含风电场日调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利用储能系统提升风电调峰空间的风火储联合系统日调度模型。以联合系统总成本最小和风电上网电量最大化为多目标,运用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SA‑PSO算法求取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储能系统提升风电调峰空间后对风电的实时有效消纳,对于指导实际风电并网运行与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710772714.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侧触发角紧急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根据换相失败的机理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当直流系统一次参数、控制系统及交流系统电压确定时,换相失败是否发生与整流侧触发角和逆变侧触发角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且整流侧触发角与逆变侧触发角不存在任何耦合关系,因此交流系统故障后,根据一定的逻辑改变整流侧触发角能够快速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了可变故障检测阈值、可变惯性时间常数,且其直接控制整流侧触发角,不须经过PI控制环节,因此具有响应快速的优点;本方法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几率,维持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86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993289.0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风光储混合发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计算得出混合储能系统所需的功率容量和能量容量的基础上,采用机会约束规划算法,计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混合储能系统中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最优容量配置。此优化方法的优化目标为总成本最小。本发明所提的方法和所建优化模型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实用性都很强,为风光储混合发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332920.7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求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换流母线换流母线故障相电压跌落程度;(2)以换流母线A相电压正向过零点为端点,将整个时间区间分为长度为0.02s的若干区间;(3)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关键阀组换相过程所对应的换相电压‑时间积分;(4)计算额定直流电流下换相电压‑时间积分需求;(5)计算临界电压跌落范围;(6)计算发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范围;(7)计算在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本发明计及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求得换流母线单相电压跌落后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为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模块的优化以及安稳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737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44540.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33/6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流互感器的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壳体,壳体上设有出线接线端,出线接线端的内端连接有动端导电杆,还包括套设在动端导电杆上、且位于真空灭弧室的底壁与出线接线端之间的电流互感器。当真空灭弧室导通时,母线导通并形成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即可感应到电流变化,实现对母线电流的检测;将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动端导电杆上,可利用动端导电杆本身具有的上下延伸的空间,且固封在固封极柱的壳体内,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整体,不会额外增加太大的空间,大大节省了电流互感器的体积占用,同时节省了用于安装固定电流互感器所必须的结构件,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电流互感器在开关柜中的体积占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