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300031.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疲劳试验装置,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钢架、第二钢架、绝缘子、钢绞线、振动装置和张紧装置,绝缘子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相对转动,绝缘子的第二端固定于钢绞线的第一端,钢绞线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钢架上,钢绞线穿过振动装置和张紧装置,振动装置位于绝缘子与张紧装置之间。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绝缘子载荷以及钢绞线的振动频率与振幅,从而使用各种不同程度的疲劳试验,适用性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4563.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323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385 , G01R31/388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钠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内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模型中,设置了多个分支层,每个分支层承担着不同的预测任务,接收来自隐藏层的输出作为输入,并通过各自的全连接神经元和激活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在神经网络中,将输入数据从输入层逐步传递至输出层;通过激活函数以及各层间的权重计算得到输出层的输出结果;完成前向传播,将预测结果与对应的真实标签值进行对比,得到损失函数值,以量化预测结果与实际标签的差异;利用损失函数将误差反向传播至整个网络,求取参数损失贡献,反向计算梯度;根据梯度方向最小化损失函数;求取梯度信息;调整神经网络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8958.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协同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涉及电氢协同技术领域,以解决电氢协同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构建节点电能交互模型、节点氢能交互模型、一体化电氢协同模型和新能源消纳率模型;基于节点电能交互模型、节点氢能交互模型、一体化电氢协同模型和新能源消纳率模型确定目标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目标约束条件包括储氢阶段的储气罐储能容量约束条件和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用于最小化综合成本,目标函数为多个优化配置子问题函数之和;通过目标约束条件求解目标函数,得到配置参数的最优解。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电氢协同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95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1296050.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A62C2/04 , G10K11/178 , G01N31/12 ,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方法及装置,包括箱体、叶片、隔片、压紧板;箱体气体入口端与可燃性气体释放装置相连接,气体出口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叶片包括一体式向后突出的锥形侧板,引导气流偏转以充斥整个腔室;叶片表面具有周向均匀间隔开的一系列孔,对气流进行分流;锥形侧板窄端部具有导气管,作为气流的主通路;导气管进气端设置有挡片,用于引导气流向外偏转,同时对进入导气管的气流进行一次膨胀;相邻两层叶片之间形成膨胀室;当气流从导气管进入膨胀室时,气流发生二次膨胀;膨胀室的具体形状和数量依据所述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的预期用途来选择。本发明可以在可燃性气体爆炸后发挥高效的消声和消焰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6355.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多环节运行特性的PEMWE最优运行策略规划方法,包括采用遗传算法对预先构建的PEMWE‑储氢规划与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随机生成N个PEMWE容量配置方案,PEMWE‑储氢规划与运行优化模型以规划周期内总成本最小为上层模型优化目标,以衰减量最小作为下层模型优化目标;将N个容量配置方案逐个代入下层模型,作为下层模型运行优化的边界条件,生成M个PEMWE运行方案,将最小衰减量对应的运行方案作为最优运行方案;将最优运行方案对应的衰减量返回上层模型,计算上层模型优化目标的适应度值,对比N个运行规划方案的净现值,保留净现值最大的容量配置及运行方案;判断在满足预先设置的迭代终止条件时,输出PEMWE最优运行策略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6356.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H01M8/04298 , G06F17/11 , G06Q50/06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季节性氢储能的电‑氢协同源储规划方法,包括根据规划区域的发电与负荷数据,得到中长时间尺度源荷特征;将中长时间尺度源荷特征输入至电源‑氢储能容量优化模型,以电源与氢储能投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求解电源与氢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与氢储能中长时间尺度的运行策略;将电源与氢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与氢储能中长时间尺度的运行策略输入至短时储能容量优化模型,以短时储能年均投资运维成本与为满足极端调峰场景电力平衡增加配置的发电机组及氢储能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求解满足极端调峰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的短时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最后利用多时间尺度运行优化模型,以各周的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求解电源与储能容量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52897.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质子动力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B1/04 , C25B9/67 , C25B15/021 , C25B1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热风机结构的SOEC制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管路,通入空气、并经过热风机、并分别与分流管路、以及热箱主体内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槽连接;分流管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第一管路上靠近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处设有第二调节阀;分流管路输出端绕设在热箱主体的周侧、且均匀布置有朝向热箱主体内部的通气孔;第二管路,通入水蒸气、与固体氧化物电解槽连接。本发明一种带有热风机结构的SOEC制氢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热风源对热箱主体进行加热、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槽提供热空气,避免需要对热箱主体额外增加电加热丝、以及电能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85975.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电氢融合能源枢纽能效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各个模块间的能流参数,以及电氢融合能源枢纽中电氢转换模块内的各热力学参数;基于能流参数计算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各部件间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基于电氢转换模块内的各热力学参数计算电氢转换模块内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的结果,得到影响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关键部件和关键参数。本发明借助采集的数据分别计算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各部件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以及电氢耦合关键部件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从而实现对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准确而全面的能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3201.3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IPC: C25B11/052 , C25B11/057 , C25B11/081 , C25B11/091 , C25B1/04 , C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电解制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聚合物电解质膜;(2)在氮气气氛中对所述聚合物电解质膜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改性聚合物电解质膜;(3)在所述改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形成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得到膜电极。本发明得到的膜电极在较高电压下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从而改善了膜电极的能效且提高了产氢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5796.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能量转换精细化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调峰收益模型、新能源消纳率模型及综合能效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内各可调机组的出力,形成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支撑控制策略。还包括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装置。本发明能实现多种能源间的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管理、交互响应与互补互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