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4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27220.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网系统分布式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日前调度规划阶段:通过微网下层管理智能体根据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评估每个微网中可调控灵活性资源能力,并确定第i个微网的所有分布式单元可调节灵活性功率的总容量;日内重新调整阶段:通过微网上层全局优化智能体采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对各微网承担的负荷进行重新分配;实时优化运行阶段:通过微网上层局部优化智能体根据日内重新分配结果,进行该时间段内的实时优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评估准确、合理分配动态功率、充分挖掘风机的灵活性调控潜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1367823.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辅助服务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热电机组和电锅炉的调节特性,获得对热电机组和电锅炉相互协调的可行运行区间;2)构建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以热电机组参与辅助调峰服务的收益及成本模型作为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得到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3)执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挖掘热电机组调峰能力,改善电力系统中的弃风问题并在机组调峰和风电消纳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0962.9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调频效益的微电网源-荷动态频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温控负荷参与调频容量;2)计算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可控负荷调频效益BCL;3)在DFIG中加入虚拟惯量控制从而获得调频能力,并获取加入虚拟惯量控制的DFIG调频效益Bwind;4)综合DFIG调频效益Bwind和可控负荷调频效益BCL进行微电网源-荷动态频率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综合考虑调频效益、调频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32494.2
申请日:2019-12-2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渗透风机模糊自适应运行的微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直流微网系统,确定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即采用减载控制预留备用容量,并且进行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2)定义用以衡量惯量大小的惯性支撑效益,并通过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变量改善惯性支撑效益S;3)进行编码调控下模糊运行的双层微网电压控制,上层采用基于功率的分布式电源编码,根据风机渗透率和储能电池确定调度方案,下层根据惯性支撑效益S、电压U以及上层调度方案的减载等级作为输入量,通过自适应模糊控制确定虚拟惯量控制参数和下垂控制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应对负荷扰动、提升微网的电压运行稳定程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47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84297.5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DMM的分层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负荷预测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获取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2)在分布式架构下,建立OPF目标函数;3)求解OPF目标函数得到各区域所需提供的灵活性容量 4)根据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以及所需提供的灵活性容量 确定该区域参与辅助服务的模式,并通过辅助服务的模式实现优化调度;5)在设定的离散时间间隔后更新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并重复步骤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灵活性上调进行分层、实现电力系统供应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协调互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82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25844.8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单台双馈式风机接入受端电网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单台双馈式风机接入受端电网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单台双馈式风机接入受端电网的系统建立频域雅克比矩阵;计算得到动态功率电压因子;根据动态功率电压因子得到动态短路比;当动态短路比小于1时,电压处于失稳状态,当动态短路比等于1时,电压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当动态短路比大于1时,电压处于稳定状态。本发明可以准确判断单台双馈式风机接入受端电网系统的临界电压是否稳定,为电网运行人员提供指标依据,进而有效确保电网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7661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59692.8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包含电锅炉、换热器的热电联产装置结构图,构建换热器内部传热模型和电锅炉运行模型;2)根据抽汽在换热器内部的三级传热过程,获取换热器内部传热的精确模型;3)构建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在考虑电、热网约束下完成电热联合系统调度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抽汽传热过程、模型更加精确、调度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1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0228.4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相5N/4N极电枢与励磁绕组容错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定子的定子极上交错绕有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每个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之间具有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使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不出现重叠。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定子极上有一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均匀绕制在定子极上,每个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存在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可减小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的互感,因为间隔一个无绕组的定子,相与相之间存在物理隔离,避免了相与相之间的匝间短路,增加电机的容错性。由于励磁绕组分布均匀和每一相电枢绕组的距离相同,电枢绕组出力均匀,产生对称的相磁路,电磁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210111710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230086.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相5N/4N极电枢与励磁绕组容错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定子的定子极上交错绕有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每个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之间具有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使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不出现重叠。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定子极上有一套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均匀绕制在定子极上,每个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存在一个无绕组的定子极,可减小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的互感,因为间隔一个无绕组的定子,相与相之间存在物理隔离,避免了相与相之间的匝间短路,增加电机的容错性。由于励磁绕组分布均匀和每一相电枢绕组的距离相同,电枢绕组出力均匀,产生对称的相磁路,电磁力平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