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90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63265.2
申请日:201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输电杆塔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风洞试验确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风洞模型;分离横担风荷载;确定横担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迎风面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背风面体型系数;确定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所述方法可提供基于风洞试验的更为准确的横担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54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52565.4
申请日:2014-02-14
IPC: E04B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节点,包括主管和支管,支管的轴线与主管的轴线相交,主管与支管均为钢管,其改进之处在于,主管与支管之间设有垫板。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钢管节点,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克服了传统相贯节点的缺点,改善了焊缝施焊条件,显著改善了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5906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556684.9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用三角形断面角钢塔,所述角钢塔包括横担、塔身、塔腿和地线支架;所述塔身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所述塔身通过与塔腿连接,将荷载传递到地平面;所述地线支架安装在上横担端部。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用三角形断面角钢塔,能够保证塔身和横担的可靠连接,其中的连接节点实现了当塔身断面为三角形,且塔身主材采用冷弯60°角钢时,横担仍可以采用四边形塔架常用的鸭嘴形横担,横担主材及横担斜材采用普通热轧角钢。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62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8348.X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风压不均匀系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导线上单个点位处表观风荷载;(2)确定整档导线表观风荷载;(3)确定整档导线实际风荷载;(4)确定风压不均匀系数。该方法得到的风压不均匀系数更加真实的反应了风荷载的空间相关性,准确计入了导线与气流之间的强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0243654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10329242.1
申请日:2011-10-26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地形区输电杆塔线条风荷载计算方法。此计算方法可以为输电线路位于微地形区域,地面隆起或凹陷时线条风荷载的精确计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计算方法包括微地形地区线条风荷载的分段式计算模型,输电线路微地形地区的电线对地平均高度计算方法,以及该计算方法的流程。此方法计算精确、简便,为建设在微地形区的输电线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180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06977.3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管轴压试验中构件夹持装置,包括法兰盘、套设在法兰盘中的圆管、设置在圆管内使待测复合材料管端面形心与法兰盘顶面形心重合的垫块,所述垫块至少有三块。使用方法:将夹持装置套在待测复合材料管的一端,加入垫块,使待测复合材料管端面形心与法兰盘顶面形心重合,再往待测复合材料管和圆管之间的间隙内灌树脂胶,胶凝固后将法兰盘安装在试验机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法兰盘与试验机对接,将待测复合材料管固定在圆管中,通过垫块调整待测复合材料管处于准确的位置,最后利用树脂胶固定,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试数据,本装置主要由三个部件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至少三个垫块才能保证待测复合材料管的放置能符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4478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11789.8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力试验中输电线路杆塔构件挠度的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本系统运用图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试验过程中构件的变化情况,将监控到的图像在图像处理系统上显示,同时运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构件的挠度和位移情况进行实时测量,可以随时掌握屈曲试验中构件的挠度变化情况,当构件的挠度或者位移达到构件挠度的预定值时,即人工停止试验。该方法简便可行,易于实现,能够对屈曲试验中发生形态变化的构件挠度、位移、变形情况有更好地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87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79973.9
申请日:2013-07-04
IPC: E04H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节仿生形复合材料输电杆塔,该杆塔适用于110KV以下输电线路中,所述杆塔包括彼此垂直连接的塔身和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包括塔身顶端的地线支架和所述地线支架下方的横担,所述塔身为竹节仿生形,分布有类似于竹节一样的凸起部位,塔身的整体为竹状,所述塔身通过竹状复合材料管叠加而成。由于塔身为竹状可以增加杆塔塔身的抗拉/压刚度,抗弯刚度及转动刚度,能有效地减小风偏、覆冰对杆塔的影响,能增大在恶劣天气下杆塔的稳定性,可用于腐蚀严重地区,且具有造价较低、运输、安装、维修费用较小,减小线路走廊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50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120771.5
申请日:2012-04-23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被动撞击时的薄壁吸能装置,属于车辆碰撞冲力的阻尼配件技术领域。吸能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结构与尺寸均相同的吸能单元,吸能单元的内表面为正n边形,每一条边构成吸能单元的一个吸能体,吸能体的外表面为金字塔型波纹结构。当吸能装置为正11边形薄壁圆筒,吸能单元的高度h为70.38mm,吸能单元内表面外切圆半径为40.16mm时,吸能装置的吸能效果达到最佳。吸能装置能够同时满足高比吸能率和低载荷均匀性系数的要求,提高交通工具中广泛应用的薄壁吸能结构在发生被动碰撞时的变形可控制性和吸收冲击动能的性能,从而改善交通工具的被动安全性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