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35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011162901.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前端和多个通信后端,包括:当通信前端获取到待传输数据时,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通信后端标识,在本地的第一密钥存储表中查找与目标通信后端标识对应的第一通信密钥并对待传输数据加密,将加密数据和待传输数据的第一杂凑值发送到目标通信后端标识对应的目标通信后端;当目标通信后端接收到加密数据和第一杂凑值时,在本地的第二密钥存储表中查找通信前端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密钥;采用第二通信密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并计算解密数据的第二杂凑值;若第一杂凑值与第二杂凑值相等,则判定待传输数据传输成功。从而提高传输安全性,保证数据收发一致性,降低资源利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66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641668.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和装置,涉及双轨道多米诺逻辑门结构,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待加密数据,并将待加密数据划分为四路输入数据;当预置的PC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采用第二路输入数据、第三路输入数据、第四路输入数据与可变轮密钥执行异或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当运算结果有效时,通过双轨道多米诺逻辑门结构将PC信号转换为低电平信号;根据运算结果与第一路输入数据,生成第一路加密结果;执行四路输入数据更新操作;重复执行32次上述操作后,对四路输入数据执行反序变换,得到四路输出数据并合并生成加密数据。该方法提高了加密过程的速度,同时由于多米诺逻辑门结构的加入,降低加密功耗,提高加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39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642517.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总线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过并行总线通信连接的第一主终端和待传输终端,通过第一主终端响应用户输入的第一PUF激励信号和第一随机数组,采用复合型PUF结构生成第一密钥;发送第一密钥和第一预设数据选取规则到待传输终端;当第一主终端接收到第一待加密明文时,采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待加密明文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沿并行总线传输到待传输终端;通过待传输终端采用第一密钥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第一解密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数据选取规则筛选第一解密数据,生成第一目标明文,从而避免国际密码算法可能存在后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75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744758.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专家规则的线损异常分析与闭环管理的方法,包括:(a)计量失准管理,用于计量失准异常规则参数的维护;(b)数据质量异常管理,用于数据质量异常规则参数维护;(c)线损异常管理,用于馈线、台区线损异常判断规则参数的维护和查询;(d)轻载识别管理,用于馈线和变压器轻载判断规则维护。本发明可以实现线损异常问题的智能分析与精准定位,并制定线损异常问题的处置措施,通过系统线损异常工单实现线损异常的闭环处置管理。同时,可以实现线损异常规则的标准、规范化管理,使得线损异常分析模块参数配置、规则维护、查询以及维护管理非常的快速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59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893778.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大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异常监控及修复方法,包括:利用大数据采集平台实时收集客户设备的上传数据;根据数据质量校验规则库对所述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生成异常清单,计算得到实时数据质量指标并发布;其中,所述数据质量校验规则库是在注册数据模型时预设的;利用大数据采集平台对所述异常清单中的异常数据进行辨识和修复。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大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异常监控及修复方法,适用于基于海量数据采集的用电信息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解决海量用电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出现异常且不能及时处理,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可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602989.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基于参照联邦学习架构构建的故障检测模型,通过将由联邦学习协作模型根据接收到的加密模型参数进行融合优化后的优化模型参数下发给电力设备以便对配置于电力设备中的本地故障检测模型进行更新,再以更新完成后的本地故障检测模型实施故障检测,借助联邦学习的交互方式,联合其他电力设备的数据进行联合故障检测,解决现有的存在故障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302073.6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电能表自热对互感器性能影响的电能表,包括:表体;表体正面的内壁上设置有电能表组件;表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电能表固定于计量箱内壁的安装耳;表体靠近安装耳的内壁设置有后板;后板中心处贯穿设置有导热块;导热块靠近电能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热片;导热块远离电能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传热片;表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框;第二连接片位于隔热框内。本发明能够避免电能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计量箱内部,进而有效改善电能表自热对互感器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30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611044796.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户交互痕迹分析方法及装置,从关于业务类型或渠道类型的项数量i=2开始,迭代执行以下步骤直至i=k+1,根据预设第k+1最小支持度及k+1‑项集支持度确定的频繁k+1‑项集集合为空时,输出每次迭代确定的频繁i‑项集集合:利用频繁i‑1‑项集集合自连接,生成候选i‑项集集合;候选i‑项集集合的每个项集包括i个关于业务类型或渠道类型的项;扫描客户交互痕迹,得到候选i‑项集集合的每个项集出现的次数;根据候选i‑项集集合中的每个项集出现的次数确定i‑项集支持度,并将i‑项集支持度大于预设第i最小支持度的项集组成的集合确定为频繁i‑项集集合。上述方法及装置,输出的每次迭代确定的频繁i‑项集集合可以作为数据依据,对客户实施精准的营销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685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18132.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数据加密系统,包括上位机和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门阵列包括模运算层和曲线运算层,模运算层用于执行模加、模减、模乘和模逆运算;曲线运算层包括:调用模运算层执行点加运算的点加运算模块,调用模运算层执行倍点运算的倍点运算模块,调用点加运算模块和倍点运算模块执行点乘运算的点乘运算模块;上位机利用可编程门阵列提供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数据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服务。本方案利用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所涉及的计算过程,上位机仅需要提供前端的服务,既能够减少实现加密算法所消耗的CPU资源,即使上位机受到攻击,可编程门阵列执行的加密算法也不会被破解,安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21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41986.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的弹性夹持机构,包括:机构主体;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上的第一夹持手指;与所述第一夹持手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夹持运动的第一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手指上,用于夹持物体的第二夹持手指;与所述第二夹持手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手指沿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本申请通过设置机构主体、第一夹持手指、第二夹持手指、第一驱动模块与第二驱动模块,其中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夹持手指夹持、第二驱动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夹持手指伸缩往复运动,使得夹持时夹持手指可以沿夹持方向与往复运动方向调整距离,以达到更好契合被夹持物形状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