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下能源自洽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9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4845.9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环境下能源自洽系统弹性恢复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供电恢复方法未考虑电源和负荷的动态特性导致的能源自洽系统的弹性和抵御能力较弱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当能源自洽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采集故障数据;在每一时间段根据采集的故障数据进行孤岛划分,并建立故障检修次序优化约束、负荷等级恢复约束以及开关操作次数约束;在能源自洽系统运行约束条件下,基于所述故障检修次序优化约束、负荷等级恢复约束以及开关操作次数约束,以最小化能源自洽系统弹性规划成本函数为目标,得到能源自洽系统弹性规划成本函数取最小值时的负荷恢复量,以对负荷进行供电恢复。

    一种风场接柔直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54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44107.6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场接柔直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场经柔直外送系统线路保护运行不可靠,容易出现保护误动、拒动的问题。包括当监测到直驱风场接柔直系统送出线路发生故障时,获取送出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的高频分量;基于送出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的高频分量,得到送出线路的1模暂态动作阻抗差;基于所述送出线路的1模暂态动作阻抗差和故障识别判据,确定是否发生送出线路的区内故障;若是,则启动送出线路的保护动作。

    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系统振荡源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5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17696.9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系统振荡源分析方法,属于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确定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系统受到干扰时的振荡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柔直换流器端口、每个直驱风机端口的电压和电流;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所述电压和电流的次超同步分量,得到与所述电压和电流对应的次超同步分量初值;将所述次超同步分量初值代入预先构建的系统能量计算模型,得到每个所述直驱风机的耦合能量;根据每个所述直驱风机的耦合能量,得到所述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系统的振荡源。实现了准确确定风电场经柔直外送系统受到干扰时的振荡源。

    基于故障穿越过程的直驱风机的有功功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52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6062.5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故障穿越过程的直驱风机的有功功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驱风机故障电流忽略风机机端电压相角跳变影响,得到的故障穿越过程中有功功率不准确的问题。包括发生对称故障后,获取故障后网侧电压、直驱风机输出电流、直流电压、故障点电压、电压跌落率和电压相角跳变角度,以及故障前直驱风机输出电流和有功功率;根据获取的信息,得到故障穿越过程中电压跳变角度、直驱风机输出电流参考值和网侧变流器输出电压期望值,进而得到故障穿越过程中直驱风机输出电流;基于直驱风机输出电流、网侧变流器输出电压期望值和采集的直流电压,得到故障穿越过程中的直驱风机的有功功率。

    基于电感参数的柔直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6783.X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感参数的柔直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柔性直流系统交流线路保护动作性能下降,引起拒动误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采集故障发生后的数据,包括:换流站交流侧的电压参考值、直流侧电压、交流线路M、N两侧的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根据数据,计算出交流线路M、N两侧的电感值;根据交流线路两侧的电感值,计算出交流线路M、N两侧的电感误差系数;判断交流线路M、N两侧的电感误差系数是否满足故障识别判据,若满足,则判定交流线路发生区内故障,启动交流线路保护,否则,判定为交流线路发生区外故障,交流线路保护不动作。实现了准确快速的故障识别。

    基于能量耗散率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90287.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耗散率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虚拟同步控制稳定性水平无法准确评估,且因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风电机组受扰后振荡发散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电压相位角的瞬时值变化量,及其对应的关键控制参数;根据各电气量的瞬时值变化量,计算风电机组的能量耗散率,进行系统稳定性评估;当系统失稳时,计算各关键控制参数的能量耗散率灵敏度;根据关键控制参数优化模型,以及获取的各关键控制参数的能量耗散率灵敏度,获取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的最优关键控制参数值。实现了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稳定性评估及参数优化。

    基于动态能量梯度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4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43458.7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能量梯度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控制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应对传统直流输电系统出现的短路故障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直流受端系统发生交流线路故障,且故障类型为三相短路或单相短路时,采集直流受端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故障类型、直流受端系统的运行参数和预设动态能量梯度模型,确定梯度函数,梯度函数用于指示与逆向触发角相关的动态能量梯度;根据梯度函数和预设边界值,确定动态能量梯度的最小值;根据动态能量梯度的最小值,确定相应的逆向触发角;根据确定的逆向触发角,控制直流受端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直流受端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85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42598.0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有功功率控制环、无功功率控制环、电流电压控制环对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有功功率控制环实现控制时,利用频率偏差Δω依次经过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比例环节,再与频率偏差Δω通过一个乘法器相乘,得到反馈功率ΔP,将反馈功率ΔP负反馈到有功功率控制环的前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且易于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