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双燃料喷嘴

    公开(公告)号:CN204438189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20858988.0

    申请日:2014-12-30

    IPC分类号: F23R3/36 F23R3/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双燃料喷嘴。该喷嘴在内层空气旋流器或外层空气旋流器的叶片下游端开设环形缝槽通道,且环形缝槽通道与空气旋流器的叶片上的燃料油中空通道连通,以供应燃料油;内层空气旋流器和外层空气旋流器中,叶片上开设有连通的燃料气中空管道,和与所述燃料气中空管道连通的燃料喷射孔,以供应燃料气。其中,所述环形缝槽通道具有预成膜作用,为燃油进入燃烧区后形成合适的液滴大小和良好分布提供条件。上述燃料油和燃料气相互配合,满足在不同负荷下对燃料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空气旋流器和双燃料供应相互配合,得到合理的喷嘴出口速度分布和出口温度分布,最终保证燃烧的稳定性。

    一种增强燃气轮机燃烧室罩帽稳定性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40424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51654.0

    申请日:2014-12-26

    IPC分类号: F23R3/60

    摘要: 一种增强燃气轮机燃烧室罩帽稳定性的支撑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支撑结构包括外环、内环和多个支撑环;外环固定在外筒的内壁面上,内环固定在中心杯套外壁上;多个支撑环分别设置在每个外围杯套的外侧,且每个支撑环分为固定半环和活动半环;每个固定半环一端固定在内环上,另一端固定在外环上;每个活动半环一端固定在内环上,另一端通过锁定构件固定在外筒及外环上。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外围杯套和中心杯套的刚性,增强罩帽稳定性,提高罩帽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开热声振荡可能出现的频率,防止出现共振导致部件损坏。

    一种设置在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中的空气旋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04237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631405.0

    申请日:2014-10-28

    IPC分类号: F23R3/14

    摘要: 一种设置在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中的空气旋流装置,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燃料通道和外围环形空气通道。外围轴向环形空气通道在中心锥体外部沿轴向布置有一级空气旋流装置,空气旋流装置的叶片设有切口部,起始位置位于叶片吸力侧叶片弯曲角度的变化点,切口部的切面同叶片吸力侧的交线垂直于叶片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且切面的方向沿叶片吸力侧弯曲角度变化点的切线方向,切口部长度贯穿至叶片尾部。本实用新型可保证空气通道外周侧的旋流强度,增大空气通道内周侧的气流速度,匹配喷嘴出口速度分布和燃料空气的掺混效果,合理控制燃烧区域,维持燃烧室内部流场结构,从而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出口温度分布。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

    公开(公告)号:CN20440423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43500.7

    申请日:2014-12-25

    IPC分类号: F23R3/00

    摘要: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在过渡段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冷却构件,每个冷却构件包括连接段和散热件;多个冷却构件呈阵列分布,相邻的两列冷却构件错列分布。散热件的形状为碗状、螺旋状、树枝状或其它既能增大表面积又具有较小流阻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增加过渡段外表面的换热面积,降低过渡段温度,延长过渡段的寿命;同时冷却结构不破坏过渡段本体的完整性,不影响热障涂层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冷却结构带来的压力损失低,有利于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

    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3313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35547.1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F23R3/36 F23R3/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机轮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该喷嘴包括进气腔和一端插设于进气腔的中心燃料体,中心燃料体与进气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空气通道,中心燃料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燃料通道和第二燃料通道,周侧设有多个第二燃料喷射管;中心燃料体的外壁上圆周布设有多个与第一燃料通道连通的第一燃料喷射通道,第一燃料喷射通道位于第一燃料喷射通道的后方;多个第一燃料喷射通道的外围罩设有阻挡环。阻挡环使第一燃料通道喷射出的燃料分布在进气腔的内侧,第二燃料通道喷射出的燃料主要分布在进气腔的外侧,由此在不同的负荷下可选用不同的燃料搭配方式,在特定的工况下可以替代性的选用两种燃料,使燃烧效果达到更佳。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交错式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54678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43083.1

    申请日:2014-10-31

    IPC分类号: F23R3/42 F23M5/08

    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交错式冷却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冷却结构包括沿火焰筒轴向布置的多个环形限流板,环形限流板外侧固定在导流衬套的内壁上,每个环形限流板内侧沿周向设置有冷却孔,冷却孔为矩形或半圆形。冷却孔可增强对流换热系数,改善火焰筒的冷却效果,防止火焰筒温度过高。环形限流板径向延伸至火焰筒,相邻的两个环形限流板的冷却孔在周向上交错分布,可限制空气的流动,增加回流空气的流动时间,有利于对火焰筒进行充分冷却。通过改善冷却,提高了火焰筒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火焰筒的使用寿命。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通道式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54677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43073.8

    申请日:2014-10-31

    IPC分类号: F23R3/42

    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通道式冷却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冷却结构包括沿火焰筒轴向布置的多条隔板以及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隔板固定在导流衬套的内壁上,前端盖板固定在环形回流空气通道入口处的导流衬套内壁上,后端盖板固定在环形回流空气通道出口处的导流衬套内壁上;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限流孔。由于环形回流空气通道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可以将环形回流空气通道分隔成多个轴向冷却通道,使得回流空气可在多个轴向冷却通道内流动,降低了空气的切向速度,改善了流动状况,有助于增强对流换热系数,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可提高空气进入火焰筒的均匀性,改善火焰筒内的流动状况,有助于组织燃烧。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54676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42731.1

    申请日:2014-10-31

    IPC分类号: F23R3/42

    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的冷却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冷却结构包括多个波浪形的强制冷却板和多条稳流板,多个波浪形的强制冷却板沿火焰筒轴线方向间隔固定在导流衬套的内壁面上;多条稳流板沿圆周方向布置在导流衬套的内壁面上。波浪形强制冷却板延长了回流空气在回流空气通道内的流动时间,增强了火焰筒壁面的换热系数,可有效增强火焰筒近壁面处的换热效率,有助于降低火焰筒温度,提高火焰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稳流板隔离空气的切向流动,可显著降低火焰筒外围空气的周向不均匀度,有助于组织燃烧。

    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燃料喷嘴

    公开(公告)号:CN204176682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561818.6

    申请日:2014-09-26

    IPC分类号: F23R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燃料喷嘴,包括:中心椎体,中心椎体为中空结构,中心椎体的中空腔为中心燃料通道;导流壳体,导流壳体套在中心椎体的外围且与中心椎体同轴布置,导流壳体与中心椎体之间为环形空气通道;径向燃料管,径向燃料管沿径向设置在中心椎体和导流壳体之间;副椎体,副椎体设置在径向燃料管上且与中心椎体平行布置,副椎体为中空结构,副椎体的中空腔通过径向燃料管与中心燃料通道连通,副椎体上设有燃料喷射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合理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流动,产生较好的掺混效果,在喷嘴下游形成稳火焰。

    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的冷却机构及燃气轮机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204082339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378453.3

    申请日:2014-07-09

    IPC分类号: F02C7/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的冷却机构及燃气轮机燃烧室。该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的冷却机构包括过渡段本体、扩压器、导流壳体及引气管,在过渡段本体的背部设置导流壳体,以形成冷却通道,引气管的一端与导流壳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压气机级间,将压力机中的压缩空气导入导流壳体内对流冷却过渡段本体的背部,强化了过渡段背部的冷却,同时,设置在过渡段本体腹部下的扩压器的进气冲击在过渡段腹部上,对过渡段腹部进行冷却,这样,在实现过渡段背部有效冷却的同时也实现了过渡段本体的均匀冷却,提高了过渡段本体整体的冷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