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氧化亚氮催化分解的分子筛催化剂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208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736186.1

    申请日:2015-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氧化亚氮催化分解的分子筛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首先提供具有一定Si/Al摩尔比的分子筛载体,对所述分子筛载体进行碱处理脱硅;然后对碱处理后的分子筛载体进行H交换,获得H型分子筛载体;最后对所述H型分子筛载体进行金属活性组分交换,使所述分子筛载体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本发明通过对分子筛载体进行前期的碱溶液脱硅处理,使分子筛的无定形物种,颗粒尺寸,孔道结构和载体的酸性位得到调整,有利于金属前驱体离子交换过程中进入分子筛内部,增加金属活性位的数量,从而提高氧化亚氮催化分解的性能。该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种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103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4305.0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活化剂水溶液,加入离子交换树脂,搅拌混合后进行离子交换;2)将所得到的混合物洗涤、过滤后干燥,即得所需树脂;3)选自以下任一:a.将所得到的树脂在N2气氛下碳化;b.将所得到的树脂在空气中预氧化后,再在N2气氛下碳化;4)将得到的碳材料洗涤后干燥,即得所需活性炭材料。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所获得的一种活性炭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实现活化剂的均匀分散、高温下碱性金属离子对碳材料的活化,所制备活性炭材料在吸附二氧化碳和苯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将藻类水热转化制取化学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24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5447.2

    申请日:2013-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藻类水热转化制取化学品的方法,包括:1)将微藻放入光反应器中,并调控培养基的成分,经培养形成培养液;2)对培养液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液;3)将处理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催化耦合加氢反应,得到含化学品的液相产物。本发明实现化工原料从不可再生性向可再生性的转换,摆脱大宗化学品的生产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实现工艺的碳平衡,大量减排CO2,同时实现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微藻培养工艺简单,产率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调储层参数的岩样物理特性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7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9449.1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储层参数的岩样物理特性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其中,测量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温控机构、压力加载机构、流体饱和度调节机构以及测量装置;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以及样品管;筒体内部中空并填充有液体介质;样品管用于装载岩样并沿筒体轴向贯穿;温控机构用于对岩心夹持器内部的液体介质进行温度调控;压力加载机构用于对岩心夹持器内部的液体介质进行压力调控;流体饱和度调节机构用于对注入样品管的流体介质进行流体饱和度调节;测量装置连接样品管的两端,用于测量读出岩样的电阻率以及弹性波速度。本发明可以精确测量流体驱替过程中测量得到储层参数,如温度、压力、流体饱和度和弹性波速度、电阻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种用于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脱附的装置及其吸脱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3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92197.7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脱附的装置及其吸脱附方法。所述装置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导热内壳体和透光外壳体,沿着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壳体形成有从一端至另一端贯穿的通孔;所述导热内壳体和透光外壳体之间设有或形成有密封夹层,所述导热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太阳能吸收涂层;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多孔材料。本发明的装置直接以太阳能作为多孔材料脱附、再生所需的能量来源,无需配备专门的供能系统,不仅降低了碳吸附系统的复杂性和设备投资成本,而且避免了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实现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和低成本吸附。

    一种银中空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97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80868.0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中空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S1、将银粉、N‑甲基‑2‑吡咯烷酮和聚乙烯亚胺按一定比例球磨混合,得均匀的浆状液,脱气;S2、浆状液经纺丝头被挤出,进入凝固液中发生相转化,得中空纤维软体;S3、经洗涤、定型,得中空纤维生胚;S4、将中空纤维生胚置于氧化性气体氛围中焙烧,得第一产物;S5、将第一中间产物放置于还原性气体氛围中加热还原,到第二产物;S6、第二产物经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银中空纤维电极。该电极应用于CO2电催化转化。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的电极的形貌可控,且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电流密度和高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