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8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923625.8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G77/442 , C09K8/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型表面活性剂类的高温稳泡剂,其具有式(I)的结构式:其中,R代表基团‑CH2‑CH2‑S‑CH2‑COOH;n代表20‑100,优选50‑80的整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高温稳泡剂的制备方法、包含该高温稳泡剂的起泡液以及涉及所述起泡液的制备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810940761.3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584 , C09K8/60 , C07C233/83 , C07C231/02 , C07C231/12 , C07C51/60 , C07C6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冷采的乳化降粘剂,该乳化降粘剂分子式如下:本发明的稠油冷采乳化降粘剂具有显著的耐温耐盐性能,耐温达到120℃以上,耐钙镁离子浓度达到130000mg/L,耐总离子浓度达到220000mg/L;同时本发明的稠油冷采乳化降粘剂用量低,降粘率高,当用量为100ppm时,可使稠油的粘度降低98.0%以上,产率高,大于95.0%。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稠油冷采及输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432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704281.8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2/04 , C08F218/08 , C08F226/06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高凝稠油流动性能的多元共聚物,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该多元共聚物由单体富马酸酐、2‑乙烯吡啶和乙酸乙烯酯按照摩尔比为1∶0.1~10∶0.5~6的比例共聚而成,分子量4000~40000g/mol。本发明的多元共聚物耐盐性能好,耐矿化度达200000mg/L;同时降凝降粘效果好,在高凝稠油凝固点温度和用量为100ppm条件下,可使粘度大于50000mPa·s的稠油粘度降低95%以上,使凝固点为60~70℃的高凝稠油凝固点降低8℃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高粘稠油井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38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210228398.5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催化剂由纳米级硫酸镍和纳米级十四烷基苯磺酸组成的溶质、水和120号芳烃溶剂油及异戊醇组成的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水100、氢氧化钠14‑17、硫酸80‑130、十四烷基苯磺酸100‑150、120号芳烃溶剂油120‑160、异戊醇60‑70。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氢氧化钠、硫酸镍,控制温度为55‑65℃,搅拌35‑45min;b.缓慢加入十四烷基苯磺酸,控制温度为60‑70℃,加入苯磺酸调PH=7‑9,搅拌120‑150min;c.依次加入120号芳烃溶剂油、异戊醇,搅拌50‑70min,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0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210237683.3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深层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蒸汽吞吐和蒸汽驱过程中,注入水溶性纳米催化剂,使特超稠油在油藏条件下粘度大幅度降低,改善特超稠油在油藏条件下的流动性,有效弥补深层特超稠油油藏注汽压力高、井底蒸汽干度低的不足,而且又能减少蒸汽注入量,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开发深层特超稠油油藏的目的。该方法是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原油粘度80%以上,提高采出程度15%左右,提高吞吐井周期油汽比0.15。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031236.1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驱油剂,其包括如下组分:石油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构醇以及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驱油剂能够更好的发挥润湿反转和降粘作用,获得了较大的增容参数与抗盐能力,而且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驱油剂的整体功能,在高温下具备更强的驱油能力,从而能够高效提高碳酸盐岩亲油性高含硫稠油油藏热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28398.5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催化剂由纳米级硫酸镍和纳米级十四烷基苯磺酸组成的溶质、水和120号芳烃溶剂油及异戊醇组成的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水100、氢氧化钠14-17、硫酸80-130、十四烷基苯磺酸100-150、120号芳烃溶剂油120-160、异戊醇60-70。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氢氧化钠、硫酸镍,控制温度为55-65℃,搅拌35-45min;b.缓慢加入十四烷基苯磺酸,控制温度为60-70℃,加入苯磺酸调PH=7-9,搅拌120-150min;c.依次加入120号芳烃溶剂油、异戊醇,搅拌50-70min,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54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2927.4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C09K8/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微乳液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为:油溶性降粘剂33-3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6-20,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8-22,吐温型乳化剂2-4,异构醇3-5,水20-24。以上原料利用反应釜在一定温度及转速条件下制备得产品。通过将此微乳液降粘剂用油田热污水配成水溶液,注入地下使用,具有降粘率高、经济性强等特点,可以将稠油粘度下降98%以上,替代高压蒸汽热采,有很高的经济投入产出比,充分解决了油田开发、开采过程中稠油粘度高、开发难等问题,具备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15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5928.5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该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包括注入系统、模型主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产出系统,注入系统向模型主体中注入蒸汽、药剂和气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数据控制以及模型主体内部各测温测压点的数据采集,产出系统完成开井、关井和定压生产,模拟主体包括模型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温度和压力数据,差压传感器位于模型管两端,以测量该模型管两端的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21142006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762310.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10G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稠油脱水仪,包括:脱水釜,所述脱水釜上端面开设进口,下端面开设出口;油水界面检测模块,所述油水界面检测模块由脱水釜上端伸入脱水釜中,实时检测脱水釜中的油面数据和水面数据。底部传感器,所述底部传感器安装在油水界面检测模块底端;辅助传感器,所述辅助传感器安装在油水界面检测模块中上部侧壁。本实用新型能广泛的应用于现有的稠油脱水仪装置中,具有缩短脱水时间,降低了设备能耗,保证脱水后原油性质稳定,提高实验精确度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