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4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706861.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灭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块的自动灭火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灭火剂钢瓶;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储能电池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的若干电池;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温感探测器、若干烟感探测器以及喷头;所述灭火剂钢瓶的出口通过待流量控制计的消防管路连接所述喷头;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流量控制计、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以及喷头,用于根据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的监测数据控制流量控制计及喷头在发生火灾时对储能电池模块中热失控的消防单元进行自动灭火。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消防系统灭火的实时、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13220.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85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状态及一致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测试获得关键因子集合X;将关键因子集合X输入预先建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模型,获得待测电池组的电池健康状态SOH;根据第i个关键因子的测量值Xi计算第i个关键因子的变异系数和第i个关键因子的权重ρi;根据第i个关键因子的变异系数计算得到第i个关键因子的得分Ai;第i个关键因子的得分Ai与各自的权重ρi相乘后求总和,得出待测电池组一致性评价得分Aall;输出所述待测电池组的电池健康状态SOH和待测电池组一致性评价得分Aall。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准确性和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82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1270550.7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93 , A62C3/16
Abstract: 一种具备高阻燃高阻热的模块及制备方法,包括电池组,电池组的两端设置有端板,电池组的侧面设置有拉板,端板和拉板相连,电池组的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盖,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相邻电池间设置有电池隔板,电池隔板的材质为EPDM基材料。本发明中电池隔板采用具备高阻燃、高隔热的EPDM基材料制备,利用EPDM基材料自身优势力,将模块上多种功能需求集中在一个结构件上,实现成本的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4677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211717.6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灭火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电池模块内的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监测,获取实时的电池模块内的电池温度数据和电池模块内烟雾浓度数据;当所述电池温度数据超过预设的电池温度阈值或所述电池模块烟雾浓度数据超过预设的烟雾浓度阈值时,将第一报警信息持续发送至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持续接收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当持续接收的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报警时长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液体灭火单元,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灭火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699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228250.5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领域,公开一种锂电池灭火系统灭火剂充装量、有效量控制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锂电池系统所需灭火剂的有效用量M;根据灭火气瓶的参数以及所述有效用量M确定锂电池灭火剂最低充装量Mc1;按照所述最低充装量Mc1控制充装灭火气瓶。本发明在保证有效灭火的前提下,对电池进行灭火降温,防止大规模火灾发生,以避免灭火介质损失过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45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094027.7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8 , C04B28/26 , H01M10/613 , H01M10/653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电池热失控扩散的隔离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填充有导热材料的硅酸盐骨料100份,水玻璃30‑100份,憎水剂3‑10份,固化剂2‑5份,活性填料3‑10份,硅溶胶5‑10份,苯丙乳液表面活性剂5‑10份,水玻璃增强剂1‑5份,增强纤维1‑10份,阻燃剂2‑10份。本发明提供的隔离材料,可以在电池出现热失控甚至着火的情况下发挥阻燃与隔热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的蔓延;在低温时具有一定的散热性,不会影响电池正常工作时的散热;且由于原料中加入了增强纤维,使得隔离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折性与强度,在电池出现热失控而导致膨胀时不会出现结构破损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10790365.7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42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预警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多个锂离子电池中每个锂离子电池的多个常规参数中每个常规参数的运行数据;对采集到的每个常规参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以建立锂离子电池运行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库中的运行数据对常规参数进行评估,获取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评估值;利用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评估值,通过方差分析计算每个锂离子电池的偏离程度;将锂离子电池的偏离程度大于偏离阈值的锂离子电池确定为待监测的锂离子电池;判断等监测的锂离子电池常规参数的运行数据是否超出预警预设值,当锂离子电池的常规参数的运行数据超出预警预设值时,发出锂离子电池的事故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3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671807.0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谱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锂离子电池进行N周充放电循环,并在N周放电过程中,对具有间隔的M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处于预设荷电状态下进行动态阻抗测试,以得到M组测试数据,以得到锂离子电池M周放电过程中预设荷电状态下的动态阻抗谱;根据阻抗测试步骤中得到的动态阻抗谱,确定动态阻抗谱中不同循环次数的同一频率下的参数值,得到参数值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式。本发明利用了数据驱动,同时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动态阻抗特性的寿命预测方法,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并且,预测方式简单方便,大大缩短了预测时间提高了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0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259215.0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寿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保留当前的容量满足预设的梯次利用要求的退役动力电池;分别选取多个相同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恒流放电试验,以获取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在不同搁置天数下的自放电率;根据自放电率进行拟合,以确定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的自放电率和搁置天数的拟合函数;根据拟合函数,确定每个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日历寿命。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日历寿命进行准确预测,大幅度缩短了退役动力电池寿命评估的时间,能够为梯次利用时的状态评估、分选重组等提供技术支撑,所采用的方法在工程实施中都比较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60602.2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退役电池组梯次利用的重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退役电池组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和以及电池组的总电压;选择所述退役电池组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和与电池组的总电压的差值满足设定阈值的退役电池组作为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根据使用条件和重组标准对所述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进行重组。本发明大幅缩短了电池组的重组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根据梯次利用电池在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设置不同的重组标准,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提高退役动力电池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