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908116.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D493/08 , B01J29/4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合成分级孔HZSM‑5催化剂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选择性催化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所述高选择性催化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ZSM‑5分子筛进行脱硅处理,引入NH4NO3溶液实现离子交换,得到分级孔HZSM‑5。2)以α‑松油醇为原料,以所制备分级孔HZSM‑5为催化剂,在常压加热条件下催化α‑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突破了以往的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收率低的技术壁垒。采用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ZSM‑5改性,对催化反应的催化效果也不同,其最佳反应条件也不同,但总体得率较高,因此具有较大的调整性和探索条件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17843.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同时区分检测的电化学传感方法,该方法以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这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是以木聚糖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引导剂,通过水热法结合磷酸活化合成。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类氧化酶反应,与传统伏安法相比,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选择性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解决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难以同时区分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17814.2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活化的掺杂氧化石墨烯碳微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碳源,引入氧化石墨烯,水热反应后得到前置物,将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磷酸活化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碳微球;制备磷酸活化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碳微球和超纯水按1 mg/mL的比例超声分散后,在玻碳电极上滴涂5μL的分散液烘干制备磷酸活化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碳微球修饰电极;以制备好的磷酸活化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碳微球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本发明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性能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6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610404010.0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C231/02 , C07C233/26 , C07C23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莰烷基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异莰烷基甲酸为原料,在第一有机溶剂的反应器中加入酰卤化试剂,加热搅拌,冷凝回流,反应结束后蒸出溶剂及酰卤化试剂,再减压蒸出目标产物;在第二有机溶剂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芳香胺和异莰烷基甲酰卤,搅拌回流4‑5h;反应结束后,冷却析出粗产品,再用第三溶剂进行纯化,干燥,得到异莰烷基甲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中异莰烷基甲酸与酰卤化试剂反应生成异莰烷基甲酰卤,再与芳香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异莰烷基甲酰胺类化合物,在酰胺中引入异莰烷基团,最终得到产物,其实验条件温和,步骤简便,时间短,产率高,安全环保,后处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8403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914163.9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1B33/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性超微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度为25~38℃条件下,将手性模板剂和无机硅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在所述手性模板剂和无机硅源混合液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水解剂;将所述已滴加水解剂的混合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将所述晶化后的溶液进行洗滤、干燥,煅烧,即得。本发明方法填补了手性超微孔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的空白,所采用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所制备得到的手性超微孔二氧化硅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狭窄的孔径分布,比表积大于1200 m2/g,孔径约在1.9 nm左右,可广泛应用于手性催化、手性识别和手性拆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0652.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H01G11/86 , H01G11/44 , H01G11/26 , C01B32/342 , C01B3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木糖为碳源,引入F127模板剂和硫酸,水热反应后得到前置物,将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制备的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和超纯水按1mg/mL的比例超声分散后,在玻碳电极上滴涂5μL的分散液烘干制备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修饰电极;以制备好的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采用氯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检测修饰材料的电容性能。本发明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性能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3340.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C45/34 , C07C49/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诺蒎酮的制备方法,诺蒎酮的合成方法为,以β-蒎烯为原料,酸性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选择性氧化合成诺蒎酮,β-蒎烯转化率大于99%,诺蒎酮选择性大于90%,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原料转化率高,产物的选择性高,本发明的应用了降低了诺蒎酮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83955.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C249/08 , C07C251/38 , C07C249/12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羟基香茅醛肟及其烷基醚的合成方法,是羟基香茅醛与羟胺盐在碱性化合物作用下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经水、有机溶剂萃取、洗涤、干燥、回收溶剂、真空蒸馏得到羟基香茅醛肟;羟基香醛肟在碱性化合物和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分别与卤代烷类化合物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水、萃取、洗涤、干燥、蒸馏回收溶剂、真空蒸馏得到羟基香茅醛肟的5种烷基醚;所述羟胺盐为盐酸羟胺酸盐或羟胺硫酸氢盐;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碳酸钠、碳酸钾、醋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吡啶、三乙胺。本发明反应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合成得到的羟基香茅醛肟及其烷基醚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323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404792.9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萜类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97%天然芳樟醇0.15%~0.30%、山苍子油0.5%~2.0%、无患子精油0.2%~1.0%、月桂酰肌氨酸钠6%~10%、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8%、氯化钠0.5%~1.5%、三乙醇胺0.1%~1.0%、天然色素0.05%~0.15%、补充芳樟水至100%。本发明抗菌洗手液集抗菌活性与自然芳香性于一身的洗手液,能降低手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等数量,具有较持久的抗菌作用,利用芳樟水作为溶剂,综合利用、来源丰富以及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32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03537.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D213/20 , C07D213/127 , C07D213/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20 , C07D213/127 , C07D2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季铵盐的合成方法,在有机溶剂中,以氢化诺卜基卤代物和吡啶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反应后产物经抽滤、洗涤、重结晶、真空干燥纯化,分别合成得到七种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季铵盐;所述氢化诺卜基卤代物为氢化诺卜基氯、氢化诺卜基溴或氢化诺卜基碘;所述的吡啶及其衍生物为吡啶、α‑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或4‑二甲氨基吡啶。本发明以氢化诺卜基卤代物和吡啶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在冷凝回流及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了七种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季铵盐。本发明的反应操作简便安全;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容易分离;目标产物得率优良,纯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