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信道下基于牛顿迭代法的MIMO检测算法的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2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7344.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华 王畅 王俊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时变信道下基于牛顿(Newton)迭代法的MIMO检测算法的改进方法。大规模MIMO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具有高信息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频谱利用率的优势,是5G系统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信号检测是决定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也是难点之一,传统的MIMO检测算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的弊端。本发明在传统牛顿迭代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信道的时变特性,提出一种矩阵逆跟踪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信道在时域上的相关特性,对MMSE滤波矩阵进行跟踪,在每个采样点仅进行一次牛顿迭代运算,如此,既可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又可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评估免授权重传方案在超可靠低延迟下的中断概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735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67385.4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免授权重传方案在超可靠低延迟下的中断概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时用户采用短包形式传输数据包,通过免授权重传技术访问基站;2)系统结合时延约束建立中断概率问题模型:给定发射功率,建立信道模型,得到在基站处的信干噪比,给定信干噪比阈值和超可靠低延迟约束下交付的时延,结合时延约束得到最大的往返传输过程次数,再利用概率论和随机几何建立中断概率问题模型;3)系统传输中断概率:根据模型计算得到免授权重传方案中断概率的闭合解。本发明可以准确地评估出系统在超可靠低延迟服务需求下的中断概率、以及揭示网络的系统参数对信息传输中断概率的影响。

    一种毫米波卫星自回传的波束赋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0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6894.9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毫米波卫星自回传的波束赋型方法,适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针对卫星信道衰落大,偏远地区的用户无法直接接入卫星的限制,建立用户,建立卫星、地面站、基站的自回传系统模型;针对某个通信时隙,卫星与基站分别计算各自的预波束赋型矢量;根据当前的波束赋型矢量,以地面用户的和速率为优化目标,获取最优的波束赋型矢量;判断是否满足迭代完成的条件;若满足,则根据奇异值分解获得最优的波束赋型矢量。其将卫星通信覆盖广的优势与蜂窝网络的优势相结合,有效消除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地面用户的总速率性能,节省了频谱资源。

    高度移动场景下基于压缩感知的毫米波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918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2199.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俊波 杨凡 杨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压缩感知的毫米波信道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下行链路通信,考虑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基于毫米波通信的低秩特性以及空间相关特性,进行信道建模,写成矩阵的形式;步骤2:对步骤1中所述的信道矩阵进行量化处理后,此时信道矩阵会呈现出稀疏特性,设计感知矩阵以及测量矩阵;步骤3:对步骤2中呈现出稀疏特性的信道矩阵进行向量化处理,基于压缩感知算法以及步骤2中所述的感知矩阵与测量矩阵对向量化处理后的信道模型进行重构,计算归一化均方误差。本发明降低计算成本,提升了性能。

    镜像连接半模基片集成波导T形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202042583U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20087451.5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像连接半模基片集成波导T形功率分配器,包括设有金属贴片的介质基片、三条相应的T形轴对称方式构成的单侧开口面支路;其中,每条支路的开口面的一侧设有两排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孔列,金属孔列与支路的金属贴片之间有一条L形的空气槽;在金属化通孔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与覆于介质基片上表面的金属贴片与下表面的金属贴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双侧开放结构、T形对称等功率输出、尺寸紧凑、集成度高、损耗小、成本低以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一系列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