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626373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765153.0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7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基础设施的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善长江上游鱼类河湾河滩生境的三角台鱼礁,所述三角台鱼礁由若干人工鱼礁主体镶嵌、堆积连接,所述人工鱼礁主体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所述人工鱼礁主体包括上台面和下台面,所述上台面与所述下台面均为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个礁体内部中空,下大上小的结构,具有很大的强度,抗流稳定性强,节省礁体施工用料,减少制作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62360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980550.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34
Abstract: 一种分块式多层人工鱼礁。它包括人工鱼礁本体,其特征人工鱼礁本体由多层呈圆环形状的鱼礁体上下层层叠加构成,且上下层呈圆环形状的鱼礁体均由多块鱼礁单体拼接形成,多块鱼礁单体均为呈弧形状,多块鱼礁单体均为中空且外端面为开口,多块鱼礁单体上端面均布上公扣,下端面均布下母扣,左端面均布左公扣,右端面均布右母扣,多块鱼礁单体上端面上中部处均还设一带内壁的通孔,多块鱼礁单体的一块鱼礁单体右母扣与另一块鱼礁单体左公扣嵌接并相扣,依次块块相联至呈圆环形状的鱼礁体,上层鱼礁体的鱼礁单体下端面上下母扣与下层鱼礁体的鱼礁单体上端面上上公扣嵌接联接,依次层层叠加形成人工鱼礁。本实用新型适宜于网箱养殖及近海沿岸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756650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17041.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7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藻场幼鱼采集网,属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鱼类生态学和捕捞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浮球、网架及网衣,所述网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网衣包覆在圆柱形网架上,且网衣底部伸出网架后形成可开合的取鱼部,网衣顶部通过连接件与浮球相连,所述网衣的侧面设有进鱼口。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可以在海藻场等物理空间结构复杂,常规调查网具不能作业的区域进行操作,且放置后,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设置不同的取样时间。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在不破坏海藻资源的条件下,能够高效获得海藻场中幼鱼个体采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拖网等网具捕捞的对象通常为死亡个体,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收集幼鱼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443671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030071.6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生态型人工鱼礁。它包括人工鱼礁本体,其特征在于人工鱼礁本体由为上框架、下框架及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均布的上外、内缆绳构成的上层鱼礁,为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及均布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四个换水管构成的中层鱼礁,为上盖、下盖及上盖与下盖之间所均布的分流管构成的下层鱼礁,及另一端带锚的锚绳所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上层鱼礁主要为鱼类提供食物,中层鱼礁其作用实现上、下层海水交换的功能,将上层富含浮游生物和温度较高的海水送入下层,下层鱼礁主要为鱼类提供较多的躲藏空间,还可以将中层鱼礁形成的水流分散成多变的水流。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型人工鱼礁可用于不同的海水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02502394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091390.4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5B19/418 , A01K6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牧场鱼类声音行为控制器。主要用于海洋牧场的鱼类诱集。其结构包括浮体,在浮体上设有饵料供给系统、放音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及控制声音播放和饵料供给的控制系统,所述饵料供给系统与装有饵料的料斗相连,所述控制系统还包含传感器信号的采集装置、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海洋牧场环境,在能源供应、通讯控制等方面利用现有技术,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牧场相关装备缺乏的现状,可以大幅度提高海洋牧场总体效益。通过整套系统可以有效协调工作,实现鱼类诱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197679U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20284711.8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贻贝收割清洗一体机,其包括:一机座;一安装机座上的挡水底罩;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挡水底罩上的清洗滚筒,该清洗滚筒的前端开口;一安装在机座上的电机,电机通过驱动机构与清洗滚筒驱动连接;一安装在机座上的水泵,水泵的出水管延伸至清洗滚筒内;一贻贝拖曳滑道,该贻贝拖曳滑道的出口端延伸至清洗滚筒内,在贻贝拖曳滑道的出口端设置有一容苗绳通过的卡环;一安装在机座上用以卷绕所述苗绳的拖曳绞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取材便利,便于拆卸、安装。2.一器多用,即可收割贻贝,又可以进行贻贝的清洗。3.较大程度的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043519U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20048649.2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纳型人工藻礁,适用于投放到大叶藻人工藻场,为海藻的孢子收纳、附着和海藻根部附着器的固着提供有利条件。礁体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实心的梯台形状,粗糙表面。礁体顶面设置有集纳区,底部设置有类似“十”字形的排淤通道,排淤通道使礁体底部形成四个矮脚。设置在礁体顶面的低洼及其边沿轮廓形成集纳区,低洼的边沿轮廓形状是由首尾相连并相互外切的圆弧段组成的封闭弧圈。在低洼的中心设置有垂直顶面向下的通孔。集纳区还可以是设置在顶面上各边连通的六边形沟槽,其六条边中有四条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其切线延伸,与礁体的正方形顶面的四条边相交,并超出礁体的边界。集纳区利于收纳海藻孢子并排除沉积物。
-
公开(公告)号:CN201653447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033318.7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D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海底仪器测量固定架,包括框架;与框架连接的提手;沿铅锤线方向安装于框架内的支撑筒,兼作流速仪的固定筒,并在支撑筒的外筒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和顶端用以紧定流速仪的第一紧定螺钉;通过两个旋于支撑筒的外螺纹上的螺母安装在支撑筒上的安装板;沿铅锤线方向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用以安装不同仪器的套管,在每一套管上均设置有径向的第二紧定螺钉。本实用新型能稳定地放置在海底,用于解决流速仪、光量子仪等仪器海底长时间测量的固定问题,该海底仪器测量固定架具有安全性强、稳定性高、仪器干扰性小等特点,适用于小型海底精密仪器长时间在海底放置测量时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01528585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210742.1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体外箍环标记装置及其标具,涉及动物标记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体外挂牌标记留存率低的技术问题。该体外箍环标记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自锁锁头、信息杆、锁身、牵引针,所述自锁锁头为一圆筒形结构,圆筒内设有至少三个自锁卡片,自锁卡片的平面垂直于圆筒的轴线;在信息杆壁上设有动物识别标识信息;锁身由半圆形球体和细线均匀排列组成;牵引针为矛头状。用于将所述的体外挂牌标记标挂于动物体上的标具,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固接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针头部为尖角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记装置,具有操作用时短,死亡率低,标后脱牌率低、成本低以及回捕标记牌的可视性强,适用于个体较大鱼种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464343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74938.2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一种人工鱼礁礁体与海底泥沙间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是测量人工鱼礁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技术问题;该测量装置包括平面承载台、设于该平面承载台下底的方形平台座,平面承载台上台面为海底泥沙层,泥沙层上放置待测的鱼礁模型块,平面承载台的一端侧壁设有支架和滴漏器,支架上装有滑轮杆组件,滑轮杆组件包括连接支架的滑轮杆和设于滑轮杆下端的滑轮;滑轮轮周上嵌有一钢丝线,钢丝线的一端连接鱼礁模型块,另一端吊挂有一负载桶,滴漏器盛有负载称料,滴漏器底部设有滴漏管,滴漏管经阀门连通负载桶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提高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准确性,缩短测量周期和降低测量成本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