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8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2828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680086642.5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设置于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配置于第1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第1热交换部相连;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第2热交换部的下方并与第2热交换部相连;在连接第2热交换部和第3热交换部的制冷剂流路,设有对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的第1减压装置;在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作为蒸发器而动作的运转模式下,第3热交换部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中的比第2热交换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温度比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制冷剂流通到第3热交换部。

    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7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580085248.5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具备:多个第1传热管(11),其在第1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多个第2传热管(12),其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多个第1传热管(11)相互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配置于比多个第1传热管(11)靠下风侧的位置,并且具有第3端部和第4端部;多个翅片(13),其连接相邻的第1传热管(11),并且连接相邻的第2传热管(12);第1分配部(20),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1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3端部;以及第2分配部(24、25、26),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2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4端部。第1分配部(20)包括能够对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切换的流量控制部(2)。在第1状态下,制冷剂在多个第1传热管(11)和多个第2传热管(12)流动。在第2状态下,仅在多个第1传热管(11)中,制冷剂的流量比第1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量少。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463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580085442.3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具有第一扁平管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一热交换部面对地配置并具有第二扁平管的第二热交换部及将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连结的容器,容器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及下面壁,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第二扁平管的一端与容器空间连接,在将上面壁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设为X,将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设为Y1时,X及Y1满足Y1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760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80087117.X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室外热交换器(9)具备配置有第1传热管(21)的主热交换部(11)和配置有第2传热管(23)的副热交换部(12)。在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之间设置有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部(30)。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及板状体(33)形成。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流出流入孔(51、53)。在板状体(32)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42)。制冷剂通路(41、42)的下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3)连通,上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1)连通。板状体(33)以相对于板状体(32)从制冷剂通路(41、42)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2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580082824.0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有:形成有第一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流路板;形成有多个第三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三流路板;形成有将第一流路分支成多个第二流路的上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一分支流路板;以及形成有将多个第二流路中的一个分支成多个第三流路的下游侧分支流路的平板形状的第二分支流路板,按照第一流路板、第一分支流路板、第二流路板、第二分支流路板、第三流路板的顺序层叠,成为上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一截面积大于成为下游侧分支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最大值的第二截面积。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480082968.1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二开口以及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接的分配流路,将多个板状体层叠而形成。分配流路具有: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一流路、将第一流路分支为多条流路的第一分支流路、与在第一分支流路分支出的多条流路连接并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二流路、将第二流路分支为多条流路的第二分支流路、以及与在第二分支流路分支出的多条流路连接并成为直线形状的第三流路,流入到分配流路的制冷剂构成为在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相向地向相反方向流动,并且,在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中相向地向相反方向流动。

    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80085248.5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具备:多个第1传热管(11),其在第1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多个第2传热管(12),其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多个第1传热管(11)相互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配置于比多个第1传热管(11)靠下风侧的位置,并且具有第3端部和第4端部;多个翅片(13),其连接相邻的第1传热管(11),并且连接相邻的第2传热管(12);第1分配部(20),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1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3端部;以及第2分配部(24、25、26),其连接多个第1传热管(11)的第2端部和多个第2传热管(12)的第4端部。第1分配部(20)包括能够对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切换的流量控制部(2)。在第1状态下,制冷剂在多个第1传热管(11)和多个第2传热管(12)流动。在第2状态下,仅在多个第1传热管(11)中,制冷剂的流量比第1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量少。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8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380076097.8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向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从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流入的制冷剂汇合并使其流出至第二出口流路的汇合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状体(11)或者第二板状体(12)具有至少一个板状部件,该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形成有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以及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在板状部件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贯通部或者凹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